據俄羅斯之聲報道:在克里米亞,準備利用中國投資修建獨一無二的深水港。就此問題,在烏克蘭總統維克多·亞努科維奇訪華期間達成了共識。
那么,在烏克蘭能否會出現新的“瓜達爾港”呢?很多觀察家在知道這筆交易后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是中國在國外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的成功范例。在2000年代初期,中國提議為這個深水港建設投資,2002年—2005年期間,共投入約2億美元。今年2月舉行了儀式,在這個儀式上,巴基斯坦方面正式將港口運營權轉交給中方代表。很多專家認為,這不僅讓中國為本國商品獲得重要的中轉港口,同時可以強化對海上戰略通道的控制能力。要知道,這個港口與霍爾木茲海峽直接相連,而世界所需石油中的接近40%是通過這個海峽運送的。
在黑海建港項目規模同樣龐大。據中國媒體報道,在克里米亞半島的港口、油庫和經濟發展區投資總額將達到100億美元。有意思的是,該項目投資商是不久前還名不見經傳的香港尼加拉瓜運河開發投資有限公司(hknd集團)董事長王靖。此前,他曾以倡議向尼加拉瓜建運河以替代巴拿馬運河而引發世人眼球。王靖本人否認和中國政府有關系。但據一家香港媒體報道,這位董事長的座駕是軍牌車,而且,很多中國高官經常到其企業參觀。從其被列入亞努科維奇訪華簽署建港項目就可以看出,政府機構起碼不反對這個投資項目。應該說,在克里米亞半島建設深水港項目是中國在海外構建經濟橋頭堡國家戰略的延續。莫斯科國立大學教授維克多·庫瓦爾津這樣認為。
他說:“中國人口幾乎有15億之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個國家迫切需要獲得資源以及其它可促進經濟發展的要素。因此,中國在開發世界經濟空間方面正執行寬泛的政策,但卻以中國方式來進行。他不以戰爭相威脅,不提出干涉他國內政的條件,不要求改變政治體制。它最感興趣的是經濟領域。中國做為非洲最大投資國之一已經牢牢地扎下了根,在拉丁美洲也擁有不菲的地位。現在我們又看到,中國正在后蘇聯空間顯示出積極性。”
專家們強調,建設深水港已經成為中國對外經濟政策中獨特的名片。這不僅僅是國家支持的投資項目中的一部分,而且也證明,中國領導層對世界海洋中的戰略區段強化了關注度。比如,中國已經對坦桑尼亞的巴加莫約港顯示出興趣。北京已經表示,愿意為其基礎設施投入巨資(約100億美元)。按計劃,該港口將成為亞洲國家和東非地區之間的重要貿易樞紐。
來源:新浪軍事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