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菜鳥和圓通聯合宣布:位于杭州下沙的超級機器人分撥中心正式啟用。
親臨其境者,都會被科技的新算法、新秩序所震撼:“機器換人”,分花拂柳,放開了人類前行的手腳!
16名人類分揀員和350個藍色機器人一起,每天處理去往300個不同城市的50萬個包裹。機器人和alphago一樣有著極強的預見能力,能同時密集作業,提前規劃最優搬運線路,每小時分揀2萬件包裹,跑3天相當于繞地球一圈。網購時代,世界聯通,人們以為常的快遞“今日達”“次日達”,機器人功不可沒。
“機器換人”,作為人類智慧推動文明演進的一種手段,其實已深刻介入地球生活數百年。自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肇始,從被視為“科學怪物”的織布“飛梭”、瓦特蒸汽機,到稀松平常的“馬路不見馬,火車滿地跑”,再到今天呼之欲出的“無人駕駛”“無人手術室”,機器代替人力,就是不可逆轉的大勢所趨。
新時代擁抱新變化?!安淮_定性”早已是一種新常態,我們不要做舊世界舊秩序的守墓人,而要做新生活新趨勢的開路先鋒。我們大部分工作的內涵與外延和10年前相比,都迥然不同了;我們的孩子畢業時,他們曾經熱烈向往的工作可能已經不存在了。當今世界,失業率高企與人才大錯位是兩朵并蒂花:不久前“杭州國際日”的高峰論壇上,德科集團亞太地區人力資源負責人維多利亞·伯利恒女士曾透露,北歐和美國有2萬年輕人在找工作,但同時還有700萬工作找不到候選人。
可見,“機器換人”帶來了全新機遇:規模運用機器人之后,將衍生出大批對技能和素質有著更高要求的崗位。我國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預測,到2020年,高檔數控機床和工業機器人相關領域的人才缺口將達300萬,若是再加上服務機器人、人工智能研發領域的智力需求,崗位數量會更龐大。
來源:浙江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