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受青睞的特斯拉models電動汽車產量大增,公司總裁馬斯克大膽提出目標:截至2020年,特斯拉的銷量由2013年的2萬輛增至25萬輛,并最終達到50萬輛。
特斯拉受市場追捧,也有人打起了它的主意。有媒體給出一份特斯拉潛在買家名單,上面不僅有通用公司還有蘋果。美國投資界,一位對沖基金的合伙人透露,由于通用旗下的雪弗蘭電動汽車銷售低迷,通用將會在今年向特斯拉發起收購。
另外,還有投行分析師建議,蘋果收購特斯拉,他們認為如果交易能夠成功,蘋果開創一種全新的產品和服務模式,將使公司利益大增,并掌握住這一最潮流的科技趨勢。
據媒體報道,在美國房價最貴的25個郵編區中,特斯拉在其中8個郵編區成為了最暢銷汽車,超越了寶馬、奔馳、雷克薩斯和奧迪的常見豪華車型。沒錯,特斯拉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富人區。
一輛特斯拉電動車可以賣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在中國銷售預定金就要25萬,雖然貴,但需求旺盛。特斯拉總裁馬斯克表示,已經在逐步提高產能,他說目前特斯拉的銷售已經擴展到歐洲和中國,前景一片大好。
翻譯:我雖然是spacex和特斯拉以及太陽城項目的老板,但實際上我花在特斯拉上的時間要更多。2013年三季度特斯拉的銷量為5500輛,我國果斷四季度增加25%的投資,用于改進該車設計,同時推出modelx車型。其實,我很想把我的經歷和時間平分給這三家公司,但沒辦法,特斯拉在上升期。
互聯網專家洪波認為,特斯拉和蘋果很相似,但希望他們之間完成收購,純屬一廂情愿。
洪波:我看比較懸,只不過大家普遍認為特斯拉的發展有點像蘋果,就是專注于去做改變潮流的產品,完全是以自己為核心去做這種完全潛心的產品,在這些方面,我覺得它確實跟蘋果有點像,特斯拉對傳統汽車廠商構成的挑戰其實有點類似iphone對于諾基亞、摩托這些傳統手機廠商所構成的挑戰。
蘋果不會收購特斯拉,但會與汽車廠商展開合作。去年6月舉行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的"iosinthecar"項目就與本田、奔馳、日產、法拉利、雪佛蘭、英菲尼迪、起亞、現代、沃爾沃、謳歌、歐寶、捷豹等12家汽車廠商達成合作。
“iosinthecar”可以讓ios和車載系統直接相連,通過無線協議或usb電纜將ios設備連接到車載中控臺,用戶可以直接在汽車顯示屏上管理地圖、信息和音樂。蘋果公司預計,搭載ios車載多媒體系統的新車會在2014年面世。目前已有本田的2014款思域率先使用蘋果的ios,用戶可以通過車內7英寸多點觸摸屏控制ios設備。
谷歌也不甘落后,今年1月初,谷歌和奧迪聯手打造基于android的車載娛樂和信息系統。讓車主在汽車上也獲得與安卓智能手機類似的音樂、導航、應用和服務體驗。谷歌與蘋果的目標如出一轍,那就是搶占車載移動終端。
互聯網專家洪波說,在移動終端、pc終端,甚至客廳中的電視終端被互聯網廠商瓜分完畢后,汽車終端成為了新的爭奪點。
洪波:我是覺得他們不會直接自己去做汽車,我認為這種可能性不是特別大,當然很多人早就說蘋果下一個革命性產品就是icar看起來我覺得這種可能性不是特別大,因為這個領域涉及的產業鏈要比手機長的多的產業鏈,在這里面沒有任何積累的情況下進入,可能就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包袱。
互聯網專家洪波說,蘋果應該不會買汽車公司。
洪波:我是覺得他們不會直接自己去做汽車,我認為這種可能性不是特別大,當然很多人早就說蘋果的下一個革命性產品可能就是icar,看起來我覺得可能性不是特別大,因為這個領域是一個涉及的產業鏈要比手機長的多產業鏈,在這里面你沒有任何積累的情況下進入,可能就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包袱。汽車可能是另外一個更大的智能設備去帶來新的價值這樣一個產品,隨著手機的智能化,蘋果和googlg成為這個領域的領導企業,汽車目前離智能化的距離還比較遠,同時用戶也有這種需求,其實企業也有這種需求,這里面想象空間應該還是挺大的,第一它可以跟我們智能手機有更密切的關聯,另外車載系統使用的就是比方說ios,可以在汽車上建立一套類似于在手機上建立一套這樣一個生產系統,大量第三方開發者可以利用開放的這些借口去給汽車開發專門的應用。
來源:中國廣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