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能源部開發的一種新化學方法,可以在不到1小時的時間里把海藻轉變成原油,司機很快就有可能把這種用有機體制成的燃料注入到他們的汽車里。
美國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pnnl)的工程師開發的這種化學方法,能在注入收獲的海藻(像濃豌豆湯一樣濃稠的翠綠色漿糊)數分鐘后,生產出有用的原油。現在總部設在猶他州的一家生物燃料公司已經獲得該技術的許可,正在建設可用于大規模生產的實驗工廠。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近的《藻類研究》雜志上。在生產過程中,像泥漿的濕海藻被泵入到一個化學反應器的前端。該系統啟動并開始運行后,不到1小時就會流出原油、水和含磷副產品,而這些副產品可以重復利用,用來培育更多海藻。再經過傳統提純工藝,就能把“原藻油”轉變成航空燃料、汽油或者是柴油燃料。
雖然長期以來科研人員一直在考慮把海藻當做一種潛在的生物燃料源,幾家公司也已生產出研究級別的海藻燃料,但生產這種燃料的成本非常高昂。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用來收獲海藻能的技術可能相當高效,而且能與很多方法結合在一起,用來降低生產海藻燃料的成本。他們通過把幾個化學步驟合并成一個連續過程,簡化海藻原油的生產過程。最重要的節省成本的原因是,這種生產方法使用濕海藻。當前大部分的生產方法需要對海藻進行干燥,這個過程非常耗能,而且費用高昂。而這種新方法采用含水高達80%到90%的海藻糊。
該系統在大約350攝氏度、每平方英寸大約3000磅的高溫高壓環境下運行,并結合水熱液化和催化水熱氣化反應等過程。負責該實驗室研究工作的道格拉斯-埃利奧特表示,建造這種高壓系統并非易事,而且造價也不會便宜,這是該技術面臨的一大障礙。他說:“這有點像使用一個高壓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正在復制大自然用數百萬年時間把海藻轉變成原油的過程。只是我們轉化的速度更快。”
來源:慧聰塑料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