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就拿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來說,以前穿的都是些打了補丁衣服,而現在的衣服各種款式挑到眼花繚亂,以前出行基本都是自行車,但是現在家家戶戶都普及了小轎車,吃的和住的就更不用說了,這都是社會發展帶來的好處。
為了能夠讓農民們,過上更加優質的生活,國家還推出了一系列的惠農政策,例如農村廁所改造、廚房改造、戶戶通道路等等,在這些政策的幫助和扶持下,很多農民都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還免費給農村安裝了路燈,按理說這是一件好事,但為啥有的農民卻不領情,還說:“拆了吧沒有用”。
農民抱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能源的問題
相信大家都知道,現在的路燈都是那種太陽能型的,這種路燈不僅環保美觀,還節省了很多資源。不過它也有很多的弊端,比如說能源不夠用,該亮不亮該滅不滅等情況。特別是到了陰雨天氣的時候,這種路燈的照明時間就更短了,這也就導致了部分農民不領情的情況。
二,路燈時間的問題
路燈是為大眾服務的,同時也是有嚴格的時間把控的,不是說誰想亮就必須得亮的。眾所周知,這些太陽能路燈過了十點基本都關閉了。不過這個時間點,依然還有不少人在外閑逛,等到回家時沒有了路燈天還是很黑,所以這些農民就抱怨說:“拆了吧沒有用”。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說法。
三,路燈數量的問題
路燈一般都是安裝在主干道上,因為主干道的行人和車輛都多,在這里安裝不僅給大家的交通帶來了便利,同時也豐富了農民的晚上生活,這是一件一舉雙得的好事,相比之下,一些偏僻陡峭的路段就不會安裝,因為這些地方的行人較少,投資較大且沒有必要,所以那些常走這種路段的農民,就有了一點抱怨之聲。
來源:360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