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9月5日電(高琳琳) 我們知道,納米是量級非常小的長度單位,一納米只相當于十億分之一米。而納米機器人正是以納米為單位計量的超微小機器人或者機器,可以被用于完成分子移動這樣的納米級機械任務,具有一定的精確性和機動性。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9月4日報道,近日,中國香港科學家就研究出一種模擬野生蜂群的納米機器人控制方法,這一突破性方法有望成為科學家在血栓治療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所邁出的第一步。
由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振蕩磁場創造了具有高重組性的帶狀“蜂群”,該“蜂群”由成百上千萬磁性納米粒子組成,每個納米粒子的長度不超過一微米,比血紅細胞直徑的五分之一還要小。
當程序員對磁場進行調諧的時候,納米機器人所組成的“超微型蜂群”能夠產生擴張、收縮、分裂、合并等結構變化,并且精確度非常之高。
主導該項研究的張力(音譯:li zhang)副教授介紹說,這種高度可重組性是關鍵性的發現,納米機器人群在如此高速的運動狀態下依然能夠被控制和操作,還是前所未有的。
這項研究最重要的意義在于,這些納米機器人的復雜轉化可以在人類和動物的身體系統中完成。外科醫生有望通過操控納米機器人,來治理存在于密集復雜血管和器官之間的血栓,并將藥物送至細胞。
報道同時指出,盡管納米機器人技術具有潛在的醫學應用前景,但大多還處于研發階段。由于缺乏嚴格的人體試驗條例規定,納米機器人臨床試驗尚未獲得批準。
不過,張教授的研究團隊還在繼續同醫療團隊合作,探索納米機器人在臨床領域的潛力。特別是,在胃腸道內操作納米機器人來治療胃腸道疾病。張副教授還表示,目前團隊正在進行動物研究,希望能夠在未來五年內將這項技術應用到臨床。
在群體行為之中,成員之間相互作用能夠實現單個個體無法實現的功能。張教授團隊的研究目標之一,就是模擬自然界里鳥、魚、昆蟲、細菌等等所具有的群體行為。
當然,納米機器人的應用尚存在局限性。例如,無法用于心臟當中,因為心臟中血液的高速流動會沖走體型微小的機器人。張教授說,認識到目前納米機器人的局限性非常重要,但依然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關注這一領域的研究。
(編輯:王輝)
中國日報網9月5日電(高琳琳) 我們知道,納米是量級非常小的長度單位,一納米只相當于十億分之一米。而納米機器人正是以納米為單位計量的超微小機器人或者機器,可以被用于完成分子移動這樣的納米級機械任務,具有一定的精確性和機動性。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9月4日報道,近日,中國香港科學家就研究出一種模擬野生蜂群的納米機器人控制方法,這一突破性方法有望成為科學家在血栓治療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所邁出的第一步。
由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振蕩磁場創造了具有高重組性的帶狀“蜂群”,該“蜂群”由成百上千萬磁性納米粒子組成,每個納米粒子的長度不超過一微米,比血紅細胞直徑的五分之一還要小。
當程序員對磁場進行調諧的時候,納米機器人所組成的“超微型蜂群”能夠產生擴張、收縮、分裂、合并等結構變化,并且精確度非常之高。
主導該項研究的張力(音譯:li zhang)副教授介紹說,這種高度可重組性是關鍵性的發現,納米機器人群在如此高速的運動狀態下依然能夠被控制和操作,還是前所未有的。
這項研究最重要的意義在于,這些納米機器人的復雜轉化可以在人類和動物的身體系統中完成。外科醫生有望通過操控納米機器人,來治理存在于密集復雜血管和器官之間的血栓,并將藥物送至細胞。
報道同時指出,盡管納米機器人技術具有潛在的醫學應用前景,但大多還處于研發階段。由于缺乏嚴格的人體試驗條例規定,納米機器人臨床試驗尚未獲得批準。
不過,張教授的研究團隊還在繼續同醫療團隊合作,探索納米機器人在臨床領域的潛力。特別是,在胃腸道內操作納米機器人來治療胃腸道疾病。張副教授還表示,目前團隊正在進行動物研究,希望能夠在未來五年內將這項技術應用到臨床。
在群體行為之中,成員之間相互作用能夠實現單個個體無法實現的功能。張教授團隊的研究目標之一,就是模擬自然界里鳥、魚、昆蟲、細菌等等所具有的群體行為。
當然,納米機器人的應用尚存在局限性。例如,無法用于心臟當中,因為心臟中血液的高速流動會沖走體型微小的機器人。張教授說,認識到目前納米機器人的局限性非常重要,但依然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關注這一領域的研究。
來源:360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