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先進裝備制造業”,或許外行者有些陌生,但事實上,大眾所熟知的工業機器人和3d打印技術正是先進裝備制造業的一部分。以杭州先臨三維科技有限公司為依托的高端裝備制造業3d打印產業技術聯盟近日被認定為省級聯盟。
當前,全球裝備制造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為抓住這一歷史機遇,浙江省政府把杭州市裝備制造業列為全省產業集群轉型升級21個試點示范區之一。目前杭州裝備制造業編制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杭州裝備制造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已經成為杭州工業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初步形成了門類較全、規模較大的7大類產業體系。同時,杭州良好的創業創新環境以及扎實的產業基礎,孕育了3d打印在杭州的發展。
日前,杭州市人民政府為全面推進我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提升綜合經濟實力,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推動現代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浙政發[2013]23號)的精神,經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發展目標
按照工業強省、創新強市的總體要求,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園區建設為載體、項目建設為抓手、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加快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到2015年,初步形成特色產品優勢突出、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能力較強、產業和產品結構優化、專業化協作分工合理的裝備制造業體系,成為國家重要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
(一)總體規模不斷壯大。全市先進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產值超過6000億元,裝備制造服務業收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明顯增加。先進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年度增幅達到8.5%。
(二)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全市先進裝備制造重點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力爭達到3%、新產品產值率達到35%。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企業研發中心15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和企業研發中心30家。
(三)產業集中度明顯提升。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大企業大集團力爭達到10家。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園區)和特色城鎮工業功能區先進裝備制造業銷售產值超過4000億元,占全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的比重達到70%。以國家、省級開發區(園區)為主陣地,特色城鎮工業功能區為重要配套基地的產業布局基本形成。
(四)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積極推廣應用先進制造模式,提高制造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低碳化水平。推動裝備產品的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使工業產品向價值鏈高端跨越。推廣應用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企業管理集約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二、發展措施
(一)支持重大項目發展。
對先進裝備制造業領域中“共性技術攻關、產業鏈提升、協同創新、重大技改、創新源培育”等特別重大的項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且稅收貢獻特別大的項目,以及行業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服務平臺建設等重大項目,經市政府同意,以“一事一議”的方式予以重點支持。
(二)支持企業關鍵技術創新。
1.支持企業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鼓勵和支持企業開發研究技術含量高、創新性強、形成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提升裝備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對企業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自主研究、掌握關鍵技術及相關知識產權,研發投入500萬元(含)以上的,按不超過研發投入的25%給予資助,單個項目資助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2.加大重大技術裝備國內首臺(套)獎勵力度。激勵企業研發、生產和推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關鍵部件和基礎件產品,根據相關規定被認定為國內首臺(套)成套裝備、單臺設備、關鍵零部件或總集成項目,一次性給予不高于200萬元的獎勵。鼓勵和支持軍工和民用產品配套企業積極申報國內首臺(套)項目。逐步建立首購首用風險補償機制,鼓勵政府項目和企業使用杭產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
(三)支持企業協同創新。
1.支持企業創建各類研發機構。鼓勵裝備制造企業創建國家級、省級、市級企業研發機構(含工業設計中心),支持企業技術中心和研發中心開展升級工作。引導企業創新企業研究院運營模式,加強關鍵技術攻關,構建完善的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對設有研發機構和技術中心的企業,在申請市工業和科技重大創新項目時,予以優先考慮。
2.支持企業參與平臺建設。組建若干個裝備制造業領域基礎共性技術服務平臺。立足于基礎、共性、關鍵三大領域的公共技術,組織開展重大科技攻關,突破核心技術和發展瓶頸,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制造水平。對為裝備制造業發展提供服務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按平臺建設實際投入的20—30%給予資助。其中,對服務產業集群(開發區、園區、基地)的項目,單個項目資助額最高不超過200萬元。支持企業創建公共服務加工中心并提供產業服務,比照創新服務平臺的資助政策給予財政資助。
(四)支持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工業投資力度。
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快設備更新。應用工業機器人、智能控制系統、自動化成套生產線、3d打印等高端智能裝備技術,增強我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后勁。對先進裝備制造企業總投資在2000萬元(含)以上[其中設備投資500萬元(含)以上]、5000萬元(不含)以下的工業投資(技術改造)項目,按設備實際投資額的12%給予資助;對總投資在5000萬元(含)以上[其中設備投資2000萬元(含)以上]的工業投資(技術改造)項目,按設備實際投資額的14%給予資助。單個項目資助額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五)加快工業功能區發展。
加快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推動全市特色城鎮工業功能區(含省級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工業功能區)的建設和發展。根據“規范建設、特色定位、土地集約、科學發展”的原則,對在土地利用、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方面取得優秀成績,以及在工業產值、工業增加值、年銷售收入、實交稅金的增速及產出密度、稅收密度、企業技術改造投入和研發投入等主要指標表現突出的工業功能區給予適當獎勵和補助。強化競爭淘汰機制,對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或成績落后的工業功能區不再列為重點工業功能區。
(六)支持環境友好綠色產業發展。
1.鼓勵各區、縣(市)政府加大裝備制造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力度,根據淘汰落后產能的規模、淘汰設備價值和職工安置人數等指標,按照各區、縣(市)政府實際支付企業補償資金總額的30%給予一次性獎勵。
2.對裝備制造企業的節能、節水、節材以及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循環經濟項目,投資額在40萬元以上、節約率達到5%以上的,一般項目按實際投資額的10%予以資助,重點項目按實際投資額的12%給予資助,單個項目資助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3.對未納入國家、省級獎勵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按項目節能量給予不高于300元/噸的補助;對納入國家、省級獎勵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在國家和省獎勵的基礎上,參照省里標準給予60元/噸的配套補助。
(七)支持企業產業協同與規模化發展。
1.鼓勵龍頭企業以成套產品為核心,帶動產業沿著“產品—單機成套—工程成套—制造服務”的模式發展。支持企業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收購兼并、合資合作、整體上市等方式實施企業戰略重組,加快向總集成總承包服務模式拓展。對以制造為基礎承擔的總集成總承包項目,單一項目合同金額超過1億元(含)的,按不超過項目合同金額的2%給予獎勵,單個企業最高獎勵額不超過300萬元。
2.支持整機帶動與關鍵零部件突破相結合,鼓勵和支持成長型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大集團建立長期、穩定的協作關系,開展供應、生產、銷售、技術開發等各領域的合作。支持本地制造企業采購、使用本地企業生產的零部件。
3.鼓勵企業取得汽車整車、專用車和改裝車生產資質,獲取國際權威機構產品質量與安全等方面的認證以及國防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的相關認證。對在產品、技術等方面獲得國際認證、國家相關資質認證和重大產品生產許可的企業,經批準或公告后給予50—300萬元的獎勵。
4.鼓勵企業生產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推動我市裝備制造業向產業鏈高端延伸。積極幫助企業申報國家、省示范項目及專項資金項目。每年從我市認定的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產品中推薦優秀項目申報省首臺(套)項目資助。
5.積極鼓勵和支持本地企業參與國家重點工程、地方重大建設項目的招投標。對企業中標合同金額5000萬元(含)以上的國家重大工程(項目),按中標合同金額的0.5%給予資助。對企業中標我市政府示范項目,按中標合同金額的1%給予資助,單個企業當年中標項目累計獲得的資助額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對中標境外重大項目的,以“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財政資助。
6.支持企業積極參與推廣應用示范項目。對在杭州市實施的處于市場拓展前期的推廣應用示范項目,經市政府認定,按不超過項目實際投資額的2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資助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應用示范效果好、貢獻大,對本地產業帶動大的項目,給予重點支持。
7.鼓勵企業參與國家和省舉辦的制造業重點展會,按不超過展位費的50%給予參展企業財政補貼,單個企業累計最高補貼額不超過5萬元。
(八)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進一步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引導中小企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裝備產品,加快運用高新技術與先進適用技術改造現有技術裝備,鼓勵從事配套件和零部件生產的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方向發展,大力推動協同創新和整零配套。
(九)支持人才隊伍建設。
支持企業大力引進和培養裝備制造業高級管理人才和工程技術人才。鼓勵企業加大職業技能培訓投入力度,對符合條件的裝備制造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能培訓項目給予一定的資助。
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