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安監局通過跟蹤2017年初至目前非煤礦山“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工作推進情況,認為全省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和非煤礦山企業認真開展防范和遏制較大及以上事故工作,以“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工作為載體,大力減少現場作業人員,消除高危作業對員工的傷害。一是充分利用“十三五”產業結構調整的時機,推動各地按照“淘汰關閉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整合做大一批”的原則,運用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市場調節等多種手段,整合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環境污染嚴重、資源儲量不多的小礦山,兩年期間減少礦山131座,改造提升16座,整合做大35座。二是嚴格落實非煤礦山區域發展規劃和行業準入條件,從嚴執行非煤礦山主要礦種最小開采規模和最低服務年限,從嚴控制新建礦山,對長期停產停工的復產礦山一律嚴格按新建礦山的標準進行監管,鼓勵建設無尾排放的綠色礦山。三是強制淘汰落后生產工藝和裝備。嚴格執行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發布的金屬非金屬礦山淘汰落后工藝和設備目錄,對列入目錄內的限期強制予以淘汰。完成淘汰非阻燃電纜、非阻燃風筒、主要井巷木支護工作。四是積極推廣先進設備、適用技術和“兩化”工作。大幅提高非煤礦山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實現非煤礦山以機械化生產替換人工作業、以自動化控制減少人為操作,最大限度減少高危作業場所人員數量,提高安全生產科技保障能力的目標。兩年來,新增撬毛臺車28臺,電機車496輛,鏟運設備1462臺,天井鉆機46臺,濕式制動無軌膠輪運輸車67輛。以銅陵有色冬瓜山礦為例,通過科學組織生產、推廣先進工藝、采用先進設備、淘汰落后等措施,投資7048萬元,礦山下井人數從最大單班下井人數1138人減少至最大單班915人,平均班次791人,最大單班減少人員19.6%。目前,全省2017年初監測產業工人約4.36萬人,目前產業工人數約為3.96萬人,高危作業場所人員減少9.1%。(汪慧斌)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