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人們開始注重飲食,關注農業,甚至到一飲一食追溯源頭。另一方面,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農業生產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一些擁有資本和信息技術的大型企業看到了農業改革中蘊藏的無限機遇,借助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技術崛起,悄然加入到這場勢不可擋的超級農業革命中。
我國是農業大國,雖然相對美國農業來說還有一段距離,但是不能否認農業是我國一個極具潛力的行業。進入到農業以及相關產業中的企業也不止是限定在最初一隅,而是謀定而后動。那么近日在四川綿陽,長虹推出了全球首款打通一三產業的智慧廚房系統,又將意欲何為呢?
長虹“智慧廚房系統”將掀起一場物聯時代的廚房革命
前有劉強東、馬云、馬化騰等互聯網龍頭布局農業,后有地產巨頭碧桂園正式進軍現代農業。長虹首次發布“智慧廚房系統”就能打通一三產業,著實令人為之一驚。據了解,長虹“智慧廚房系統”以廚房機器人為核心,實現端云一體設計,將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高度集成,相互增值,能為用戶提供安全、味美、高效的智能餐飲服務。
在這套智慧廚房系統中,廚房機器人負責最終菜品的烹制,自動投料、自動炒菜、自動清潔,5臺設備只需一人操作,省時省力。面對小份額的點餐需求時,長虹廚房機器人采用電加熱系統,可在0~300℃之間精準控溫。針對川菜特有的爆炒菜品,炒菜溫度可恒定在200℃以上,確保口味純正。而面對大分量的食材需求時,長虹廚房機器人帶有的智能滾炒技術,也能使其受熱均勻,杜絕半熟。完成炒菜后,還可以通過自身的油煙自潔系統,讓后廚環境始終保持整潔干凈。目前,長虹菜譜研發團隊已經標準化了回鍋肉、宮保雞丁、魚香肉絲、麻婆豆腐等65個菜品,455個規格。隨著菜譜研發的深入,將有更為豐富的菜品可供選擇,這也將對中餐制作標準化產生深遠的影響。
長虹智慧廚房系統徹底改變了傳統餐食制作流程,通過數據把消費者、廚房機器人、供需交易平臺等系統及設備連接在一起,消費者可以通過點餐、支付、取餐,廚房機器人按照預制菜譜制作工序智能完成菜品制作、出鍋、清洗等動作,供需交易平臺完成食材入庫、食品溯源、供貨等流程。不僅可以減少當前團餐大量的食品浪費現象,還提升了食品流通環節的效率,避免盲目種植與采購。
目前,長虹炒菜機器人主要面向學校、企業、單位食堂,航空公路運輸配餐等龐大用餐需求的地方,既滿足了用餐者越來越高的要求,也降低了團餐在用工成本、物流成本、能源效率等方面存在不足。
ai+大數據加持,長虹志豈在小小一鏟廚房
如果你以為,長虹“智慧廚房系統”只是一心專注后廚事業,那就太單純了。長虹公司董事長趙勇指出,“智慧廚房系統是長虹面向服務的制造轉型的成果之一。”如今,每一個領域開鑿的背后,都是對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和應用。而長虹炒菜機器人也只是一個終端實物。近年來,我國加快扶持現代農業,科學種植,大數據技術和農業相結合將賦予改變農業從田間到餐桌的整個鏈條,比如推動精細化農業、實現全程可追溯、打開企業“黑箱”推動并購重組等,“大數據+農業”或將重新定義現代農業。
正如四川省第三產業協會對長虹智慧廚房系統的評價,“長虹智慧廚房系統的誕生,除了擁有商業價值外,有更多的社會意義。”長虹通過數據云中心采集各系統及機器數據,理解用戶消費趨勢,為政府、研究機構、商家、消費者提供分析參考和消費引導,為農業精準種植和養殖提供依據,通過這些數據分析可以避免農業無序發展和資源浪費,幫助農戶實現精準種植,響應國家扶貧政策實現精準扶貧,同時,未來也為建立綠色廚余體系提供了條件,以實現產業鏈環保無污染。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