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莞企研發ai法律智能機器人正式上線
ai介入法律界,莞企研發
■ai法律智能機器人與十位經驗豐富的人類律師正在緊張比賽 記者 鄭志波 通訊員 林丹文 攝
東莞時間網訊 (記者 曹麗娟)9月12日下午,總部位于東莞的深圳市找大狀法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找大狀”)在松山湖舉行了一場人機比賽:ai法律智能機器人與十位經驗豐富的人類律師pk,在一個小時內審查勞動合同,最后由法律顧問分別在時間和準確率等方面進行打分。
機器人律師和人類律師,誰勝誰輸?結果讓人吃驚,機器人律師僅用不到10秒的時間就完成了合同審核,而人類律師最快的一位則花了37分鐘。機器人律師完勝。
機器人律師的運行原理是什么?在嚴謹的法律行業,ai法律智能機器人將產生哪些影響?
機器人律師為何更“聰明”
據了解,這款機器人全名為“ai法律智能合同審查系統”,是“找大狀”公司最新研制的一款人工智能產品,主要應用于法律合同的審查服務環節,能夠智能完成合同的修改和審定。
“在法律顧問日常工作中,有80%都是繁復的案頭工作,如果將ai應用到法律服務場景中去,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律師從冗長的案頭工作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更專注于把法律服務做專做精?!痹?2日下午的產品發布會上,“找大狀”創始人尚宏金說。
尚宏金是一名從業15年的資深律師,對法律行業痛點的了解十分透徹。他認為,對客戶而言,律師的時間就是金錢,審查一份合同的成本高達數千元。此外,缺乏經驗的律師,還可能在合同審查中出現紕漏,給客戶造成損失。而ai的介入,將極大地提高合同審查效率,也會直接拉低合同審查成本。
為什么相比人類律師,機器人律師會更“聰明”?“找大狀”技術總監林波接受采訪時表示,該套系統實質上是基于自然語言處理的語義檢索技術,結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算法來構建的一款智能合同審查系統,可以讓合同審查的專業水準和服務效率得到快速提升。
將提升法律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執業律師36.5萬余人,未登記執業的法律從業人員數量可能更為龐大。面對ai的沖擊,律師們何去何從?
“在速度上,機器人律師的確更勝一籌?!睆V東律師協會勞動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蔣四清表示,這套ai系統將對法律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產生重大影響。尚宏金也透露,該系統上線后,“找大狀”的律師將會減少一半以上。“目前公司有400多名員工,其中全職類的律師有100多名,合作類律師3000名。系統上線后可為公司省去一半律師”。
“但機器人律師也有不足,每一份合同都有個性的不同。例如涉及到價值判斷上,合同條款中有些雙方約定的內容其實不合法,但機器人律師沒發現。”蔣四清說。
達晨創投董事總經理李冉對記者表示,雖然目前該系統的技術還不太成熟,但人工智能的確是未來服務業的發展方向。而蔣四清也認為,雖然機器人律師靈活上不足人類律師,但對人類律師來說,它將是一個可以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另一方面,ai技術介入法律界,客觀上會促進律師向更加高、精、專的方向發展。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