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國有色金屬生產繼續保持全球主導地位,產品結構、投資結構調整取得一定進展,部分高端產業發展迅速。雖然當前有色金屬工業運行繼續呈穩中向好的態勢,但是穩中向好的基礎仍不穩固。受經濟大環境影響,有色金屬價格仍處低位,企業經營困難的格局仍沒有明顯變化,企業主營活動利潤仍呈下降態勢,市場秩序仍有待規范,高端領域創新與產業化能力依然不足。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信息統計部主任王華俊向記者表示,企業經營困難的直接原因是產品成本要素剛性上升、有色金屬價格低迷;根本原因是產業結構不合理、產能過剩、全球需求疲軟。
數據:運行總體平穩 基礎仍不穩固
生產方面。2013年1~11月,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3.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8個百分點;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完成了3691.09萬噸,同比增長10.49%,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加1.93個百分點,其中精煉銅623.81萬噸,增長14.31%;原鋁2011.52萬噸,增長9.6%;鉛418.38萬噸,增長6.05%;鋅489.34萬噸,增長13.1%;鎳24.93萬噸,增長43.31%;錫14.26萬噸,增長2.87%;銻27.53萬噸,增長9.37%;鎂71.33萬噸,增長8.02%,海綿鈦9.85萬噸,增長0.49%;規模以上企業六種精礦金屬含量超過1000萬噸,達到1000.41萬噸,同比增長11.04%,其中銅金屬含量同比增長6.25%,鉛金屬含量同比增長12.3%,鋅金屬含量同比增長12.33%,鎳金屬含量同比下降1.67%,錫金屬含量同比增長9.31%,銻金屬含量同比增長3.58%;氧化鋁產量超過4000萬噸,為4070.43萬噸,同比增長14.63%;銅材產量完成了1340.76萬噸,同比增長23.74%;鋁材產量完成3592.39萬噸,同比增長24.73%。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2013年1~11月,有色金屬工業(不包括獨立黃金企業,下同)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119.7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86%,其中礦山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49.7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85%;冶煉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51.0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14%;加工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18.9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58%;國有控股企業固定資產完成投資1061.7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8%,占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7.35%;私人控股企業固定資產完成投資4309.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33%,占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70.41%。
進出口方面。2013年1~11月,我國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1432.46億美元,同比僅增長0.5%。其中,進口額937.71億美元,同比下降3.86%;出口額494.75億美元,同比增長10.06%;如果扣除金首飾及零件的出口額244.65億美元,主要有色金屬產品出口額為250.1億美元,同比下降0.5%;進口未鍛軋銅294.43萬噸,同比下降8.35%;進口未鍛軋鋁39.57萬噸,同比下降35.81%;進口未鍛軋鉛2.97萬噸,同比下降35.82%;進口未鍛軋鋅67.8萬噸,同比增長19.29%;進口鎳礦實物量(主要是紅土礦)6484.6萬噸,同比增長18%。
主要經濟指標方面。2013年1~10月,8524家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不包括獨立黃金企業,下同)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764.5億元,同比增長13.5%,其中1657家規模以上有色金屬獨立礦山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11.5億元,同比增長10%;2220家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冶煉(含聯合企業中的礦山)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111.9億元,同比增長11.7%,4647家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加工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741.2億元,同比增長15.8%;主營業務成本35834.8億元,同比增長14.7%;實現利稅1961.5億元,同比增長4.9%;實現利潤總額1135.9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主營活動利潤127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3%。
特征:價格仍處低位行業運行喜憂參半
2013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呈現出“喜憂參半”的特點。“喜”的是,我國有色金屬生產繼續保持全球主導地位,產品結構、投資結構取得一定進展,部分高端產業發展迅速。“憂”的是,受經濟大環境影響,有色金屬價格仍處低位,行業效益下降,市場秩序仍有待規范,高端領域創新與產業化能力依然不足。
生產平穩運行
2013年1~11月,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生產繼續保持平穩運行的態勢,十種有色金屬,主要礦山產品產量穩定增長。銅、鋁加工材產量同比增幅大于十種有色金屬和主要礦山產品產量增幅。數據顯示,1~11月,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3.2%,增幅比全年同期回落0.8個百分點;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3691.1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0.5%;規模以上企業六種精礦金屬含量超過1000萬噸,達到1000.41萬噸,同比增長11.0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5.39個百分點,其中銅金屬含量同比增長6.25%,鉛金屬含量同比增長12.3%,鋅金屬含量同比增長12.33%;銅材產量完成了1340.76萬噸,同比增長23.74%;鋁材產量完成3592.39萬噸,同比增長24.73%。
投資結構有所調整
2013年以來,有色金屬工業投資結構有所推進。數據顯示,1~11月,我國有色金屬工業(不包括獨立黃金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6119.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9%。
從分行業來看,采選項目完成投資同比增幅回落,鋁冶煉項目完成投資繼續下降,鋁加工項目投資大幅度增加。1~11月,礦山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49.7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85%;冶煉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51.0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14%;加工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18.9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58%。
從分所有制來看,民營項目完成投資所占比重繼續擴大,這是2013年的主要特點。1~11月,私人控股企業固定資產完成投資4309.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33%,占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70.41%。
從分地區來看,東中部地區完成投資所占比重擴大,其主要原因是民營企業對有色金屬壓延加工項目投資力度加大。1~11月,東部地區投資額所占全國的比重為27.31%,同比增加0.34%;中部地區投資額所占全國的比重為34.72%,同比增加1.13%。
價格持續震蕩回落
2013年,國內外市場銅、鋁、鉛、鋅等主要有色金屬價格總體呈震蕩回落態勢,周期性底部支撐已經形成。在銅方面,1~11月,lme當月期銅和3個月期銅均價分別為7337美元/噸和7363美元/噸,同比下跌7.69%和7.29%。國內銅價跟隨倫銅走軟,不時出現跳空低開局面,期間一度跌破5萬元關口,但價格在該線下方是出現了空頭回補,并吸引了部分多頭的承接買盤,價格很快重新站上該整數關口。整體來看,1~11月,國內市場銅現貨平均價為53557元/噸,同比下降6.6%。
在鋁方面,受制于市場宏觀風險及基本面的雙重打壓,國內外鋁價不斷出現新低。中國方面的數據顯示經濟正在企穩,也引發了市場對央行收緊流動性的預期,市場日漸濃厚的觀望氣氛對金屬價格構成下行壓力。臨近11月末,美聯儲qe推出以及鋁市場供需矛盾加劇等利空消息面因素進一步放大,國際鋁價承壓一度跌至1744美元/噸,創下自2009年7月以來最低水平。整體來看,1~11月,鋁現貨平均價為14584元/噸,同比下降7.2%。
進出口總額持平
2013年,受到國內外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全球有色金屬總體呈供大于求的局面,國內外有色金屬市場需求疲軟,我國有色金屬出口下行壓力持續增大。1~11月,我國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1432.46億美元,與上年同期比大致持平,同比僅增長0.5%。
企業累計利潤總額實現正增長
2013年以來,國內外市場有色金屬需求疲軟,價格持續在低位震蕩,而產品成本要素剛性上升,有色金屬企業經濟經營困難。在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穩增長的政策措施支持下,有色金屬企業積極應對經營困難,于2013年10月末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潤總額轉為正增長,但主營活動利潤仍呈下降態勢。
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實現正增長。數據顯示,1~10月,8524家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不包括獨立黃金企業,下同)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764.5億元,同比增長13.5%,主營業務成本35834.8億元,同比增長14.7%,仍比主營業務收入增幅高1.2個百分點;實現利稅1961.5億元,同比增長4.9%;實現利潤1135.9億元,同比增長3.6%,實現利潤由負增長轉為正增長;其中,主營活動利潤1275億元。
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10月,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92.4元,比全國平均水平85.8元高6.6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2.9%,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7個百分點;資產利潤率為4.4%,明顯低于銀行的貸款利率。
問題:產能過剩問題突出 企業經營困難
一是冶煉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依然突出。這已成為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的存在最為突出的問題。目前國內大部分行業冶煉產能過剩,尤以電解鋁產能過剩問題突出,產能擴張較嚴重的是新疆、內蒙古、山東三個地區,經最近核實,我國現有電解鋁產能已達3100萬~3200萬噸,產能過剩加劇。
同時,當前我國電解鋁企業供電方式有電網購電、自備電廠、直供電三種,由于我國電力體制原因,目前電網價格遠高于自備電廠的電價,助長了有電價優勢的地區競相建設電解鋁。這使得許多擁有電價優勢的地區無序擴張產能,也使許多缺乏電價競爭力的骨干企業虧損嚴重。因此,我國鋁行業急需建立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推動電價公平競爭,減少由于體制機制因素造成的不公平競爭。
二是高端產品開發能力弱,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高端產品開發能力弱,整體上處于國際有色金屬產業鏈中低端,亟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及高端產品開發能力。數據顯示,2013年1~11月,我國銅、鋁材出口平均價格分別為8555美元/噸和3402美元/噸,進口平均價格分別為9950美元/噸和6307美元/噸,進口價格分別為出口價格的1.16倍、1.85倍。受世界經濟增速放緩、主要經濟體需求疲弱影響,有色金屬國內外市場需求明顯下滑,就主要有色金屬品種來看,1~11月銅、鋁產品的進、出口額均有所下降。
三是生產成本高,企業缺乏競爭力、經營困難、抗風險能力弱。除少數企業外,目前國內大多數冶煉企業缺乏自備礦山或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