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一位高級官員日前表示,盡管中國和世界正面臨種種挑戰,但世行對于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非常樂觀。預計2014年中國經濟仍將在2013年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副行長阿克塞爾·馮·托森伯格日前在接收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去年12月中旬美聯儲開始縮減量化寬松以來,已經對亞太地區產生了一些影響。特別是那些存在嚴重經常賬戶赤字的國家,面臨著來自匯率等方面的壓力。這些國家有可能會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應對,并在財政政策上進行結構性調整。
“一旦美國完全停止購買資產,這些經濟體必須面對由此加劇的不平衡的結構性風險,需要格外小心。”他說。
托森伯格說,與其他經濟體一樣,自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中國一直在經歷變化。“與其他經濟體相比,中國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即使在金融危機發生后依然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速。”
2013年,中國經濟在復雜困難的形勢中保持了7.7%的增長速度。托森伯格認為,無論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還是與oecd國家的平均經濟增速相比,這樣的經濟增速都是獨一無二的,特別是發生在中國經濟正在努力轉型的過程中。
“中國政府已經著手采取結構性的改革措施來應對挑戰,這將使中國變得更好,并使得中國經濟在2014年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托森伯格說。
托森伯格認為,從短期看,中國面臨的挑戰與全球經濟密切相關。“中國經濟已經完全融入世界,所以世界任何一個地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中國經濟而如果中國經濟出現問題,也同樣會影響到整個全球經濟。”
他認為,中國經濟面臨的長期挑戰是如何實現更具有包容性和更加可持續的增長,這包括如何應對城鎮化和老齡化挑戰、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以及應對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等,這都需要長期戰略來應對。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為全面深化改革繪制了藍圖。“這對于未來中國的發展極其重要。貫徹這些改革措施,將推動中國經濟實現更具有包容性和更高質量的增長,中國百姓無疑會從中獲益。
來源:中國證券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