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新型城鎮化是百姓最關注的話題之一,與此話題相關的戶籍改革、福利公平等討論熱度也頗高。
今年,多地兩會提到了“城鎮化”這個熱點話題。據中新網報道,31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對 城鎮化均有提及,其中至少有29個省份明確提到“推進新型城鎮化”,城市群建設則成為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重點。值得注意的是,20余個省份表示將同時推進 戶籍制度改革。伴隨著31個省兩會的落幕,中國各地城鎮化實施路徑漸趨明晰。
在對新型城鎮化的部署上,一些省份提出了具體的目標。比如北京提出要“率先形成城鄉發展一 體化的新格局”廣東表示將“積極創建國家新型城鎮化示范省”青海提出要“力爭到2020年把美麗鄉村的目標實現全覆蓋”吉林的目標則是“力爭1~2 個市縣納入國家新型城鎮化的試點”。
各地都是根據自身資源特點和城市特色推進城鎮化建設,發展路徑不盡相同。比如,貴州提出 “走山區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云南則提出“穩步推進城鎮上山”,東北老工業基地黑龍江要求“注重工業化來牽引城鎮化”,煤炭大省山西則提出“探索以礦建 鎮模式推進礦區城鎮化”以“促進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提高城鎮化質量需要電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地方兩會中,10多個省份都特別強調要“提升城鎮化的質量”。如今,城市人口的激增讓空氣污染、交通擁堵、房價上漲等城市病愈演愈烈,尤其在一線城市,提升城鎮化質量已迫在眉睫。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孫立行近日在《文匯報》上撰文指出,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 鎮化,其目的是讓農村居民也能像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到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最終實現強國富民的中國夢。要實現上述 目標就必須有完善的公共設施做保障,電力保障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亮報》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國家電網公司2014年農電工作會議上獲悉,2013年,農網改 造升級工程管理全面加強,農村居民戶均供電能力接近1.3千伏安,同比增長8.5%無電地區電力建設步伐加快,國家電網公司全年為16.7萬戶70萬人 解決通電問題。未來,國家電網公司將深入研究區域發展規劃和城鎮化建設規劃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加快研究農村電網的發展規律和趨勢,統籌謀劃,加大投 入,優化農村配電網布局,提高農網供電能力,滿足全面小康社會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對農網發展的要求。
伴隨著全面小康社會、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快速推進,以及中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落地,中心城鎮和廣大農村的巨大內需將進一步激發,縣域經濟也將持續快速發展,而這些都挑戰著城市的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在未來深度城鎮化過程中,智慧城市建設無疑將至關重要。
在過去幾年的兩會中,智慧城市作為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被多次提及。打造智 慧城市是實現城鎮化的重要舉措,而這離不開智能電網的支撐。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褚艷芳曾在2013年全國兩會上提到,城市電網發 展的核心是配電網,要為城市提供更安全、更經濟、更清潔的電能,建設堅強智能的城市配電網是必由之路。
在即將拉開帷幕的全國兩會上,作為解決“三農”問題、打造經濟升級版的核心要素,城鎮化建設將備受矚目。民眾期盼代表和委員能獻計獻策,助力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更健康地推進。如何實現“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愿望將成為今年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來源:cutv社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