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生活網--桂林晚報(記者 李凱 通訊員 鐘楠)6日上午,陽朔縣葡萄鎮馬嵐萬畝砂糖橘種植基地的上空,三架農用植保無人機整齊地排成一排,以2米左右的高度飛行,進行噴曬農藥的田間作業。植保無人機按照既定的路線勻速前行,無人機旋翼產生的強大向下氣流,讓藥物均勻地噴曬在果樹的每片枝葉上。記者了解到,每架農用植保無人機的下部都有個裝藥桶,一次可裝載10公斤左右的農藥,無人機一分鐘可以噴曬一畝地,一個架次就可完成四、五畝果樹的農藥噴曬。當日上午,在陽朔縣綠色植保服務隊飛手們的熟練操作下,不到一個小時,三架農用植保無人機就完成了近百畝砂糖橘的農藥噴曬。
而操控農用植保無人機的飛手只有6個人,他們大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
今年45歲的黃建強是陽朔縣綠色植保服務隊的一名飛手,從傳統的農民到一名農用植保無人機的專業飛手,他親身感受到科技對農業生產帶來的變革。
“我們之前用肩扛式噴霧器給果樹噴藥,一畝地要半天才能噴完。”今年種了十多畝果樹的黃建強說,他以前給自家的果樹完成一次藥物噴曬需要五天時間。“現在我用無人機一飛,十幾分鐘就搞定了!”黃建強笑著說,植保無人機噴灑不僅效率提高了,對人來說也更安全了。“我們現在只要站在地頭,手拿著遙控器就可以輕松完成藥物噴曬,人基本接觸不到藥物。”黃建強向記者介紹說,植保無人機噴灑效率是人工的30倍,而且植保無人機噴灑屬于高濃度超低容量作業,具有節水、省藥的特點,可有效減少農藥殘留及對環境的污染。
“我是去年加入到陽朔縣綠色植保服務隊的。”黃建強說,在得知縣里招收農用植保無人機飛手后,他便第一時間報了名。“在市里我們經過一個多月的專業培訓,基本掌握了無人機的使用。”一年多來,黃建強跟其他飛手為陽朔全縣2多萬畝的砂糖橘、沃柑、水稻等農作物進行無人機植保噴曬。
來源:廣西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