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大象轉身不是一蹴而就,而這場賽事的打響,意味著此前留給特斯拉乃至造車新勢力的“機遇窗口”時日無多。
新浪汽車訊
恰逢開學季,對于汽車屆“abb”三位“三好學生”而言,新一輪競爭同樣剛剛拉起序幕。
9月4日,隨著全新梅賽德斯-奔馳eqc的落地,其與老對手奧迪、寶馬之間的競爭,也將由此前的燃油車領域發展到新能源汽車領域。
顯然,大象轉身不是一蹴而就,而這場賽事的打響,意味著此前留給特斯拉乃至造車新勢力的“機遇窗口”時日無多。
而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電氣化轉型加持后,abb在華排位將如何輪座?新浪汽車為您盤點一二。
奔馳:不止于純電
兩年前,戴姆勒發布了case瞰思戰略,四個字母分別代表智能互聯,自動駕駛,共享出行和電動驅動。
電氣化方面,其將投資100億歐元,至2022年前,為每款車型配備電氣化版本,共計推出50多款新能源汽車,并囊括10款以上的純電動車,其中多款車型將在中國進行本土化生產。
為深耕純電領域的產品實力,mea平臺投資20億歐元,融合了奔馳現有的mra前置后驅平臺的部件,例如汽車電子系統、懸架和基本車身結構,并計劃從中衍生出四款純電動車型:與c級和s級相同級別的eq純電動轎車,并與glc和gle處于同一細分市場的eq純電動suv。
目前,戴姆勒在全球3大洲分別建立6家新整車工廠,5家電池工廠,打造整套生產和電池供應體系。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奔馳將成為eq電動車全球六大生產基地之一,同是也是奔馳八大動力電池生產工廠之一。
現階段,北京奔馳動力電池工廠建設項目已投入建設,將為奔馳eqc(車型代號n293)、eqa(車型代號h243)、eqb(車型代號x243)三款電動車提供動力電池。
除自產電池外,今年5月份,戴姆勒與寧德時代簽訂電池供貨合同,此前3月份,戴姆勒也為泰國電池供應商taap投資1億歐元,這將用來改造taap曼谷工廠現有的電池生產設施,并且新建一座電池工廠。
此前,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段建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奔馳不會僅有eqc,還會有eq品牌的其他產品,在未來汽車動力的發展道路上,電動不一定是唯一的解決方案,汽油、柴油、混動、電動將會長期并存,甚至會有氫能源。”
也因電氣技術日益完善、與細分車型的陸續布局,奔馳計劃純電動轎車和suv每年可售出2萬輛。
到2023年,奔馳將推出8款eq車型,涵蓋eqc、eqa 、eqb、ecoluxe、eqs、eqe、eqgle和eqgls。而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可占到汽車總銷量的15-25%(預期40-60萬輛)。
奧迪:“朋友圈”協同合作
作為奔馳的德國勁旅,奧迪在5月9日舉行公司年會上,發布了升級版 “奧迪突破科技2025”戰略。
在新能源技術領域,奧迪對未來規劃了四個方向:代表天然氣混合動力的g-tron、代表電動/混動的e-tron、代表燃料電池技術的h-tron、代表合成燃料技術的e-fuels。
其不僅計劃在2025年實現銷售80萬輛新能源車,其中純電動車將貢獻約三分之一的銷量。屆時,奧迪將擁有20余款電動款車型,大部分純電動、少部分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將成為產品主力。
其中,奧迪e-tron的量產版將是上市的首款車型,奧迪e-tron sportback計劃在2019年推出,成為奧迪第二款純電動車型。2020年,奧迪將推出奧迪e-tron gt和一款高檔緊湊型電動車型,逐步完善奧迪品牌純電動車型陣容。
在產品生產體系上,除采用大眾開發的meb平臺外,奧迪電動化產品還將采用和保時捷正在共同研發的電動中型車、全尺寸車和豪華車型平臺ppe平臺。
充電基建上,奧迪正在通過合資企業ionity,積極推動基礎設施的開發工作。目前可實現的150千瓦高速充電,將讓奧迪的e-tron車型能夠在30分鐘內充滿電。
電池領域,奧迪也于3月份宣布,至2022年將投資超過400億歐元用于研發工作,以期不斷優化技術,讓純電動汽車達到更高的續航里程。
奧迪將在全球所有工廠生產電池驅動的汽車。奧迪的工廠也在德國,以及墨西哥,比利時,布魯塞爾和匈牙利。都已經有生產計劃。而為滿足電動車市場的供應需求,奧迪也將重金投資英戈爾施塔特和內卡蘇爾姆的生產基地,與此同時,其也計劃使用大眾和斯柯達目前擁有的一些設施來進行協作生產。
寶馬:攜手長城發力“第一戰略”
在abb中,寶馬早于2013年就推出了i3純電動汽車,是較早向電動汽車轉型的汽車廠商。
也因產品較早推入市場,基于日前西歐和美國市場對i3和2系插電式混合動力主力車等車型的強勁需求,寶馬也將今年全球電動汽車的銷量目標調至10萬,這比寶馬去年售出的6.2萬的銷售數據高出60%以上。
產品方面,寶馬計劃到2025年推出25款電動車型,其中12款為純電動車。此外,該公司還計劃到2030年前將所有代表高性能的m車型生產成電動車。并預計,至2025年,電動車和插電混合動力車的銷售量將占到銷售量的15-25%。
對于在華市場而言,不久前與長城的戰略合作,將意味著中國將成為寶馬實現電動化轉型的重要“橋頭堡”,合資企業“光束汽車”注冊資金為17億元人民幣,雙方各持股50%,投資總額達51億元人民幣,標準產能預計為16萬輛。
這也是寶馬集團在全球范圍內首個純電動車合資項目。新公司除了生產mini電動車之外,還將為長城生產電動車產品。
此外,在寶馬主力電動產品也早已實現在華引進,例如,ix3概念車型將在沈陽實現量產,并與i8敞篷轎跑、bmw 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新純電動bmw i3同時在北京車展上進行展出。與此同時,寶馬已經注冊了從bmw i1到i9、ix1到ix9的車型命名權。
與產品相互配套的是,寶馬集團目前已經建成國內最大的公共充電網絡,今年年底數據將擴展到8萬個,這將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與此同時,全國范圍內,已有超過250個經銷商可為客戶提供bmw新能源車型銷售和服務。
此外,華晨寶馬動力電池中心的揭幕,意味著寶馬成為首家在中國建立動力電池中心的豪華汽車制造商。共享出行領域,寶馬共享服務reachnow也于2017年來到中國,其攜手evcard落地成都,這是寶馬即時出行項目在亞洲的首站。此外,今年3月,全新電動車體驗平臺mission i也正式進入中國。
與此同時,寶馬與長城的聯姻更是一次雙贏,未來,通過雙方在品牌建設、管理體系、生產制造和技術研發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必將打開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加快雙方的全球化進程和新能源發展步伐。
無疑,恰逢寶馬發起“第一戰略”的企業轉型,電動化、共享化均將為寶馬戰略的在華落地提供便利。
(責編:autom)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