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公安部門的調查資料表明,由電線、電纜本身故障引起的火災和外部火源引燃電線、電纜并蔓延而造成的火災占電氣火災的40%,因此,電纜的防火問題引起了普遍關注。電力電纜是分布廣、長度大的電氣設備,且運行中監視不易,一旦引起火災,火焰可沿著電纜作縱向傳播延燃,這是電纜火災的顯著特點,因而防止延燃(即阻燃)成為電纜防火的根本措施。
在《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第二十四章》“火災報警與消防聯動控制”中規定:“一類高、低層建筑內的電力、照明、自控等線路應采用阻燃型電纜和電線,重要消防設備(如消防水泵、消防電梯、防、排煙風機等)的供電回路,有條件時可采用耐火型電纜或采取其它防火措施以達到耐火配線要求;二類高、低層建筑內的消防用電設備,應采用阻燃型電線和電纜”。
但,防止電纜著火延燃,根本措施是恰當選用阻燃型或耐火型電纜,但應注意,雖然電纜具有自熄功能,但在直接的火災場所里也還會燃燒,所以在安裝、敷設需要知道一下規范:
1、阻燃型電纜在豎井內敷設時,宜每隔約7m設置阻火隔層;
2、電纜構筑物中電纜引至電氣柜、盤或控制屏、臺的開孔部位,電纜貫穿隔墻、樓板的孔洞處,均應實施阻火封堵;
3、阻燃型電纜在電纜溝(或隧道)內敷設時,應根據防火分區要求,設置阻火墻,必要時通道可以設置防火門;
4、在高層建筑內,對供電可靠性要求高、易著火的場所,阻燃型電纜應敷設在難燃型封閉槽盒內。
電纜防火的另一個重要措施就是防火阻燒,在常規的電纜通道上通過防火阻燃措施來提高電纜的耐火和防延燃能力,防火施工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1、防火溝
在電纜溝中放入干砂,電纜埋砂敷設,這是最簡單而有效的防火方法,對于重要的電纜往往采取這種敷設方法,但它不適用于垂直敷設的場所,且不便于故障查找和處理,同時還會降低電纜載流量,因此使用中受到限制;
2、密封管道敷設
把電纜穿入金屬或混凝土耐火管道,封閉管道兩端,管內安放盛滿水的袋子,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水漲破袋流出而起到吸熱降溫作用;
3、防火堵料
在電纜穿墻或天花板通孔部分,用膩子狀堵料緊密堵塞,一旦發生火災,它在高溫下凝固變硬,使火災影響局限在一定的范圍內,目前這在我國電力系統和大型工業企業應用較多;
4、防火涂料、包帶、管材和槽盒
①防火涂料分發泡和非發泡兩種,其防火機制是在高溫下釋放出阻燃性氣體,起到隔熱和隔氧作用;
②防火包帶分自粘性和非自粘性兩種,一般以橡膠材料為基料,配合適當種類和數量的阻燃劑制成,也可以用石棉、玻璃纖維或硅酸鈣等包在電纜上,根據介紹,耐火層厚度不小于25mm,再用金屬管封閉。防火包適用于作為電線電纜穿越孔洞的封堵物,防火包遇火災時,內裝物受熱膨脹,體積增大,把電纜與孔洞間的縫隙封密,防止火災向鄰室蔓延,它的耐火極限可達三小時以上;
③防火槽盒的作用與防火管材類似,但成本較高,多用于重要的電纜線路上。
來源:中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