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中央日報當地時間9月7日報道,韓國的半導體從2012年3月開始連續77個月實現順差的經常收支,報道稱若韓國半導體事業坍塌,韓國經濟的整體將會被動搖。
報道稱,韓國的半導體仍在孤軍奮戰。事實上,為了讓冷卻的韓國經濟引擎不熄滅,半導體是唯一尚在堅持的領域。韓國經濟對半導體的依賴現象在9月6日發表的各項經濟指標中再次得到了確認。
第一個指標是從2012年3月開始連續77個月實現順差的經常收支。根據韓國央行當天發布的“2018年7月國際收支(暫定)”,7月的經常收支創下了87.6億美元(約合599.3億人民幣)的順差記錄,順差規模是自去年9月122.9億美元(約合840.9億人民幣)以來最大的一次。
經常收支順差增長源于商品收支的改善。7月的商品收支順差114.3億美元(約合782億人民幣)在去年11月114.6億美元(約合784億人民幣)之后達到最大值。這都得益于半導體市場盛況持續,使得商品出口540.6億美元比1年前增長了14.8%。以通關基準來看,7月的出口額比一年前增長6.2%,達到518.5億美元(約合3547.5億人民幣)。其中,半導體出口額為106.2億美元(約合726.6億人民幣),比一年前增長了31.1%。
持續增長的海外投資是反映半導體盛況的另一項指標。根據韓國企劃財政部當天發布的“第二季度海外直接投資動向”,得益于半導體領域的大規模并購(m&a),今年第二季度韓國企業的海外直接投資(匯款額基準)規模總計為129.6億美元(約合886.7億人民幣),比去年第二季度103億美元(約合704.7億人民幣)增長了25.8%。若觀察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海外投資所占比重,也能看出半導體行業的效果巨大。由于半導體領域的并購,制造業的海外直接投資49.8億美元(約合340.7億人民幣)比去年第二季度14.8億美元激增了235.7%。因此,制造業所占比重最大,為38.4%。
來源:觀察者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