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就“商務發展與對外開放”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高虎城表示,對2014年中國外貿實現7.5%的增長充滿信心。同時,他還對廣東等地申建自貿區予以回應,表示商務部已經與有關部門和相關的省區市有密切的聯系和溝通。在會議結束離開會場時,有媒體提出高端餐飲消費下降的問題,高虎城說,這是一件好事,“高端餐飲消費在中國從來不是一種文化!”
●談外貿形勢 對今年增長7.5%充滿信心
高虎城說,中國已經成為120多個國家和經濟體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據我們不完全統計,我國7億多就業人口當中,大概每4個人就有一人是直接或間接從事對外貿易的”。但是,我國絕大部分出口產品附加值比較低,自有品牌比較少,在全球的營銷網絡和營銷方式也比較滯后,所以高虎城說,我國可以稱為一個貿易大國,但并不是貿易強國。
高虎城表示,2014年全球經濟保持了繼續復蘇的勢頭,特別是發達國家經濟開始復蘇,需求會緩慢增長,這對中國的出口來說是有幫助的。加上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基本面良好,中國外貿企業內生的調整和自己內生的發展動力以及體制、機制的創新,綜合分析,高虎城表示,對2014年中國外貿實現7.5%的增長充滿信心。
●談自貿區擴大 與廣東等申請地有密切溝通
高虎城表示,到目前為止,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初步的評估是正面的。設立上海自貿區的根本目的是為下一輪的改革開放形成可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體制機制的“試驗田”。高虎城表示,通過5個月的試驗,上海自貿區各方面的發展、各方面的工作進度是正常的。在自貿區的試驗中,政府以負面清單的方式,轉變了過去審批的管理方式,對如何實施政府在事中和事后的監管作了有益的探索。
對于廣東等一些地區提出建立自貿區的申請,高虎城說,商務部已與有關部門和相關省區市有密切的聯系和溝通,“我們將在評估和總結上海自貿區的基礎上,盡快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談中歐光伏摩擦 中國最終保住了40萬人就業
高虎城說,去年中歐之間光伏產品的貿易摩擦是重大貿易摩擦,因為它是有史以來涉及一個領域金額最高的一項貿易爭端,金額高達200多億美元,涉及中國40多萬人的就業,“最終以價格承諾的方式達成了和解,保住了中國光伏產品在歐洲的大部分市場,特別是穩定了中國勞動力就業,也就是40萬人的就業”。
高虎城說,我國有些產品和行業不能發展得過快,尤其不能盲目發展,把大部分產品的銷售市場放在國外。
●談tpp 中國正高度關注談判進程
高虎城表示,各個地區性自貿區的談判方興未艾,中國也參與其中,同時也在推進我們的自貿區網絡的建設。“至于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談判,也是一個高水平的貿易協定。我們希望相關方面能夠以包容、開放、透明的心態去推進區域貿易的安排,從而為多邊貿易體制增加新的活力。”高虎城強調,中方高度關注tpp的談判進程,也在評估談判的進展情況,與主要的談判方保持著信息溝通。
●談apec會議 推動apec取得成果
時隔13年后,今年中國將再次成為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東道主。高虎城表示,針對當前亞太經濟面臨的新形勢,中方提出,apec中國年的主題為“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三大議題為: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加強全方位的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的建設。“我們將會同apec其他成員一道,共同推動年底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取得積極務實、面向未來、惠及亞太的成果。”
●談對待外資 服務領域放寬利用外資
高虎城說,調查顯示,85%以上在中國投資的企業是盈利的,90%以上的企業愿意繼續在中國擴大投資。商務部將重點研究下一步的開放措施,針對金融、教育、文化、醫療、育幼養老、建筑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十個服務行業和一般的制造業,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放寬外資在股比比例和經營范圍等方面的限制。(記者 王萍/文)
來源:北京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