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9年,美國的&ldquo雙反&rdquo大棒再次揮向我國盤條企業。日前,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對進口自中國的盤條(certain alloy steel wire rod)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合并調查。被調查產品為碳素及合金鋼盤條,包括特定熱軋碳素鋼和合金鋼制品,卷狀,橫截面圓形直徑小于19毫米。
據了解,美國商務部發起這項調查是回應阿賽洛米塔爾鋼鐵集團美國分公司、紐克爾公司等6家美國鋼鐵企業的申訴。這些公司稱,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碳素及合金鋼盤條存在傾銷行為,傾銷幅度為99.32%至110.25%,同時,中國出口商收到的政府資金補貼幅度也超過允許范圍。
根據美方程序,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于3月17日前后對該調查作出初裁。如果該委員會裁定從中國進口的此類產品對美國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美國商務部將繼續對此進行&ldquo雙反&rdquo調查。
對我非市場經濟國家的認定仍是阻礙
事實上,2005年,美國就曾對華盤條發起過&ldquo雙反&rdquo調查,不過,在初裁階段,案件就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判定中國產品對美相關產業無損害告終。因此,對于美國再次發起相關調查,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并不意外。
&ldquo美國鋼鐵企業有頻繁使用貿易救濟措施的傳統。&rdquo 孖士打律師事務所國際貿易律師馬進告訴記者,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本土的合金鋼盤條企業就一直在通過貿易救濟調查阻止外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曾經對巴西、加拿大、德國等國出口的盤條發起過&ldquo雙反&rdquo調查。同時,也申請采取過全球保障措施和北美自貿協定下的救濟措施,可以說幾乎動用過所有的貿易救濟手段。
如此熟悉相關制度的美國企業,再次對中國企業提起&ldquo雙反&rdquo調查申請,中國企業能否像9年前一樣幸運躲過&ldquo雙反&rdquo大棒呢?
有分析指出,盡管多年來,中國的出口盤條產品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并未大幅增加,但目前裁定結果仍很難預料,其中一個很大的阻礙就是我國一直被認定為非市場經濟國家,這可能會使中國企業在調查中處于不利地位。
對此,馬進指出,在美國反傾銷調查中,一般會將相關產品在美國的銷售價格和一個所謂的正常價格(normal value)進行比較。由于中國被認定為非市場經濟國家,所以,在正常價格的計算方面就無法使用企業實際在本國或第三國的銷售價格,而是會選取一個替代國進行相關的價格計算,這樣得出來的結果與出口產品的實際價格會有很大差異。
&ldquo如此一來,即使相關產品在美國的售價高于其在中國的售價,中國出口商仍有可能被認定為存在傾銷。&rdquo馬進進一步解釋道,&ldquo由于使用脫離實際的替代價格進行計算,中國出口商很難通過定價來避免被認定傾銷。很多企業往往只有在調查結束后才會知道自己是否存在傾銷。這些都凸顯了這種計算辦法的不合理性。&rdquo
中國企業可在損害抗辯等方面多下功夫
不過,在既定的游戲規則之下,上述不利情況的出現也是不可避免。&ldquo現實是,中國出口在美國市場份額的增加、售價較本土企業產品低等都會被認定為是導致美國企業經營狀況不好的原因。因此,在日常的商業活動中,中國出口商就需要積極關注美國企業的經營動態。而一般來講,維持在美國較高的售價會有利于避免被認定為傾銷或減小傾銷幅度。&rdquo馬進說。
具體到本案,馬進建議,中國企業可以在替代國的選取和損害抗辯方面多做些工作。
&ldquo在最近的膠合板&lsquo雙反&rsquo案中,由于終裁時改變了替代國,在其他因素基本不變的情況下,終裁稅率急劇提高。由此可見,替代國和替代公司的選擇會對結果產生很大影響。&rdquo馬進說,&ldquo另外,企業還要在損害抗辯上多下功夫。在2005年的盤條&lsquo雙反&rsquo案中,就是因為本土企業經營狀況良好,美國市場供不應求,導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作出了無損害認定。在本案中,按照申請人提供的數據,中國在2011年到2013年的出口增長很快,市場份額也有較快增加。但是,其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也只占到12%,因此,中國企業可以多研究美國本土企業經營狀況不佳是否存在其他的原因。進而證明,中國出口并非導致其經營不佳的實質性因素。&rdquo
對鋼材產業影響有限
據悉,所謂盤條,是指直徑為5毫米至22毫米的熱軋圓鋼或者相當此斷面的異型鋼。一般被稱為線材,因以盤條形式交貨,故又通稱盤條。
據美國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此類產品金額為3.13億美元。&ldquo2013年,我國向美國出口線材的總量約為63萬噸。&rdquo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苑志斌告訴記者,去年,我國線材的出口總量約占總鋼材出口量的12.8%,出口美國的線材占總出口線材的比重約為7.9%,而熱軋合金鋼盤條出口量的比重是最多的,占所有線材出口量的98%。
蘭格鋼鐵方面發布的數據也顯示,2013年,我國出口線材總金額為45.9億美元,其中,美國出口占比量位居第四,出口金額占中國出口總金額的7.9%。
由此可見,目前來看,相關&ldquo雙反&rdquo調查對中國鋼材產業影響還是比較有限的。苑志斌認為,即便美國作出&ldquo雙反&rdquo重裁,我國鋼鐵產業也不會遭受致命打擊。但是,如果裁定對中方不利,則本溪鋼鐵、河北鋼鐵、沙鋼集團等主要出口企業將面臨不小損失。(本報記者楊穎 霍玉菡)
來源:中國貿易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