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智能輥邊機器人正在進行輥邊操作演示
車間內工人正在進行操作生產
大眾網德州9月6日訊(見習記者 趙鳳瑞 通訊員 李翔宇)“山東車友機械科技有限公司從在德州選址,到注冊,再到生產,僅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這就是德州速度。”9月3日,記者走進位于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山東車友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站在廠房外,聽著電機“嗡嗡”的聲音,就可以感受到里面忙碌的場景。談起在德州干事創業的過程,山東車友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曲樹斌十分激動,于是才有了開頭那一段感慨。
2017年下半年,位于濟南市歷城區的車友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車友機械),在濟南遇到了自己的發展瓶頸,發展空間受到了限制,面對這種情況,作為公司總經理的曲樹斌開始考慮移廠重建。當他放眼整個山東的招商環境時,德州的區位和政策優勢深深的吸引了曲樹斌的目光。“從2017年8月3號到17號僅僅十四天我們就完成了從選址注冊到開始生產的全過程,這一切要感謝德州人民拋出的橄欖枝。”曲樹斌動情地說。
在德州市委市政府和經開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如今的車友機械廠區占地18000平方米,擁有1250t-800t-630t-630t-400t沖壓線,五臺160噸沖壓線、小原懸掛焊生產線、松下凸焊機、雙機器人雙變位焊接工作站、d90超強鋼全自動輥壓線等多種操控平臺,主要從事汽車發動機前面罩,玻璃導槽以及車身零部件的生產和制造。公司擁有完善組織管理體系,設有技術質量部,市場部,生產部,采購部,綜合管理部等多個業務部門,并通過了iso/ts16949:2009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具有轎車沖壓件、商用車外板件自主開發、生產服務能力和經驗,目前正與北汽新能源合作開發機器人自動焊接類產品。
在車友機械的生產車間,一臺智能化輥邊機器人吸引了記者的目光,據了解,這是由車友機械與中國重汽共同研發的abb機器人智能輥邊項目,主要用于汽車發動機前蓋的輥邊。“之前人工進行輥邊的時候需要八個人耗時30分鐘左右才能完成一件產品的輥邊工作,現在使用輥邊機器人只需要90到120秒之間就可以完成,效率提高了幾十倍。”曲樹斌告訴記者,智能機器人的研發成功,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時,還提高了產品穩定性。之前人工輥邊的時候,美觀度和輥邊質量都不高,人工輥邊痕跡重,效率低。現在運用機器人輥邊,完美的解決這一問題。這臺智能機器人輥邊線預計在今年9月份就可以進行批量生產,投入生產后預計年產值7000萬左右。
說起當初abb智能輥邊機器人競標時候的場景,曲樹斌臉上充滿了自豪。“當初為什么車友機械能夠在4家同時競標的企業中脫穎而出,這和我們的新構思、新方案有很大的關系。”曲樹斌告訴記者,車友機械清楚地看到了智能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前預感到了科學技術的優勢所在,只有科技的不斷創新,才能在同行業中具有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求得生存。
同樣,由車友機械自助研發的高強鋼輥壓線技術,在2018年國慶節前后投入使用,預計到2019年6月份產值達到1億5千萬至2億元。高強鋼輥壓線的研發目的,就是為了實現新能源汽車的輕量化。據悉,汽車輕量化技術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目標之一,我國已給出了詳細的發展要求與規劃,到2020年,車輛整備質量較2015年減重10%。同時,汽車輕量化對于節能減排也有著積極意義。車友機械自主研發的高強鋼輥壓線可以處理的材質硬度可以達到1400兆帕以上,使用高強鋼輥壓線生產出來的汽車材質比普通線生產出來的減重可以達到35%,性能卻提高了近4~5倍,60米的輥壓線只需要3個人控制,逐步走向全自動化。
“當今形勢下,制造業都面臨著很大的困難,投入走”。第一步是前期布局,主要是設備投入,現在已投入7000多萬元,前期工作基本完成;第二步,在2019年年底,實現自動化設計全部到位;第三步,到2020年實現基礎完善和收獲。對于未來發展,車友機械將保持清晰的思路,堅持生產工藝走在前面。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號角已經吹響,改革的東風正撲面而來,接下來的車友機械,將繼續秉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精神,在德州市委市政府和經開區各級領導的支持下,積極和各地高校合作,提高“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在企業生產中的應用范圍,突出“中國智造”,打大,見效慢,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曲樹斌說,智能化建設既是國家的要求也是行業發展的需要,如果還是依舊用拼人的方法去競爭市場的話,將會一敗涂地。原來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現如今已經基本淘汰,現在車友機械新開發的產品,在起初的設計理念就是圍繞生產的自動化、智能化。目前,車友機械在工藝上的革新和創造與山東省新舊動能轉化重大工程是吻合的,到2019年底,車友機械將實現50%的全自動化。
來源:大眾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