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11天的2014年全國兩會將于今日閉幕,在中國改革的征程上,這是一個整裝待發的新起點。
回望兩會,一些精彩的瞬間、動情的時刻、激昂的場面,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映襯出一幅氣勢恢宏的畫卷。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77次著墨“改革”,彰顯本屆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
而在代表委員的討論里,在會內會外的交流中,改革成為最強音,匯聚成澎湃激越的主旋律,引領我們向著中國夢奮勇前行。
12日閉幕的全國政協第十二屆二次會議指出,當前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全面深化各領域改革。為全面深化改革尋求最大公約數,增進最大共識度,形成最大凝聚力。
改革任重道遠。兩會期間,在金融、財稅、國資等領域改革的頂層設計,受到社會各界熱議,一些部委掌門人亦高調亮相直面公眾。當中既有令人興奮的亮點,亦有沉疴積弊的難點,但改革的方向和決心堅不可摧。
兩會召開以來,一行三會不斷向市場釋放金融改革的信號,互聯網金融等新業態,也在倒逼金融市場改革創新。3月11日,央行行長周小川、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證監會主席肖鋼、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外管局局長易綱共同出現在“金融改革與發展”記者會上,這在兩會歷史上是首次。當天,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多層次資本市場架構等成為焦點議題,一直“小步前行”的金融市場化改革進程日漸清晰。值得一提的是,在該發布會上,尚福林還披露了首批5家民營銀行的試點進度及運作模式,差異化競爭撲面而來。
以混合所有制為核心的國資改革,是兩會期間持續發酵的熱點議題。錯綜復雜的國企改革怎么改?中央領導3月9日在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基本政策已明確,關鍵是細則,成敗也在細則。要吸取過去國企改革經驗和教訓,不能在一片改革聲浪中把國有資產變成謀取暴利的機會。改革關鍵是公開透明。”地方上,“量體裁衣”的國企改革細則也呼之欲出,多數省市列出了改革的時間表和具體指標。
房地產政策走向牽動人心。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房地產部分作出了權威解釋,并揭開了姜偉新部長“雙向調控”的四字謎,即對一線城市繼續增加供應,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對于庫存量比較大的城市,要控制供地和供應結構,采取必要手段消化庫存。同日,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發布會上對外透露,今年將推進房地產稅的立法。
此外,污染治理、節能降耗等話題也引發社會共鳴,彰顯出推進經濟結構轉型的決心。但改革的難度也可以想見,需要各個層面同心協力。政協會議指出,要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理順情緒、解疑釋惑,團結、引導所聯系成員和群眾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
共識在審議和討論中凝成。這個春天里的兩會,代表委員們更清醒地認識到全面深化改革任務之艱巨,闖關破障的路徑更清晰。
從春天的盛會起航,中國改革再出發,必將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上譜寫新的壯麗篇章。
來源:中國證券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