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8日表示,轉變產業發展模式,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抑制過快增長的機動車污染,加強城市建設管理,才能徹底治理大氣污染。
吳曉青表示,今年2月20-26日,中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了大面積的空氣污染,而且空氣重污染的范圍不斷擴大,在27日才結束。吳曉青介紹,2月份發生的重污染天氣過程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影響范圍大。2月份發生的這次重污染過程,一共波及15個省,面積181萬平方公里,其中空氣污染較重的面積超過了98萬平方公里。
第二,污染程度重。這次重污染過程主要污染物是pm2.5和pm10,邢臺、石家莊和北京的pm2.5的小時濃度值超過了500微克每立方米。北京25日pm2.5的最高日均值達到356微克每立方米。石家莊26日中午1點的pm2.5濃度高達612微克每立方米。20-26日當中,石家莊和邢臺有6天重污染、1天的重度污染。北京有5天嚴重污染。
第三,持續時間長。這次重污染過程持續時間多達7天,河北和石家莊連續7天重度以上的污染級別。
第四,污染物的積累速度較快。這次區域性的空氣污染過程發生突然,19-20日,北京的pm2.5的日均值由90微克每立方米迅速快速增長至267微克每立方米。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39個城市,重污染城市由4個迅速增加到16個。
分析重污染天氣形成的原因,吳曉青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污染物排放量大是根本原因。燃煤、工業、機動車、建筑和道路揚塵是主要的排放源,是造成本次重污染天氣的根本原因。第二,不利于擴散的氣象條件是直接原因。那幾天剛好是靜穩天氣。第三,區域污染和本地污染的疊加是重要的因素。
來源:中國信息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