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產業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在今日舉行的2018人工智能峰會(cais 2018)上,多位國內外知名ai大咖深入詳解了人工智能的趨勢和未來。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委員會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表示,人工智能的重點發展方向應聚焦在智能城市、智慧醫療、智能制造等方面,ai將與中國的信息化合為一體。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金融首席數據科學家、京東城市計算事業部總經理鄭宇認為具備數字科技能力的公司,將在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有機結合的過程中發揮巨大作用。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委員會組長,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
在潘云鶴看來,人工智能是一門極富挑戰性的科學,是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模擬,隨著社會新需求的爆發、信息環境、ai基礎和目標的巨變,標志著ai已經開始走向2.0時代。同時,潘云鶴建議未來沿著大數據智能、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人機混合增強智能和自主智能系統,包括用在智能城市、智慧醫療、智能制造等方面進行研究,并且加強包括無人飛機、無人車、機器人、的研制,最終人工智能將會和中國的信息化合為一體,使得信息化的線路從數字化進展到網絡化,最后進展到智能化。
landing.ai創始人、ceo,斯坦福大學系客座教授吳恩達
landing.ai創始人、ceo,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客座教授,原首席科學家吳恩達認為,人工智能是新“電力”,想要在新時代發展的更好,就一定要應用新技術,并建立ai團隊,培養ai人才,打造屬于自己的技術壁壘。當然,人工智能也會帶來新挑戰,如將來會代替部分人類的工作,許多行業規則也將被改變。吳恩達指出,這方面需要得到政府和高校的支持,例如大學邀請ai專家教學及跨學科跨領域合作等。
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周志華
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周志華的演講主要聚焦在最新人工智能科研成果,他提出除了深度神經網絡之外,還可以基于深度決策樹來做深度模型;另外,在很多時候,雖然數據量很大,但是有標注的數據樣本并不多,怎樣利用弱監督學習方法提高機器學習的性能十分重要;第三,很多時候機器學習環境是在變化的,比如鍋爐在運轉過程中是有磨損的,現在的鍋爐與一個月之前是不一樣的,因此在這種開放式學習環境下如何建立比較魯棒的機器學習算法至關重要。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金融首席數據科學家、京東城市計算事業部總經理鄭宇
在2018中國人工智能峰會(cais 2018)“ai技術的創新與應用高峰論壇”上,科技公司代表們紛紛闡述了關于ai如何融入傳統行業的探索。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金融首席數據科學家、京東城市計算事業部總經理鄭宇表示,人工智能技術是驅動未來城市變革的核心,而城市計算則是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城市場景的有機結合。以ai火力發電項目為例,京東城市基于某火力發電廠近兩年的鍋爐運行數據,通過深度學習技術對火力發電機組進行控制優化,該技術已經應用在國家能源集團下屬分公司中,為火力發電機組帶來0.5%的能耗降低以及5%的污染減排。未來,將京東城市算法在全國2000多臺火力發電機組推廣使用,一年可以為國家節約一百億元的燃煤消耗和污染治理費用。
鄭宇同時透露,目前京東金融在南京開發區投資設立了“京東城市(南京)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京東城市全國布局的首個研發中心,京東城市將投入優質的資源,將南京打造成為京東城市的重要承載基地,同時也將與南京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推進城市計算產、學、研、管、用一體化進程,助力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快速融合。
小米科技首席架構師、人工智能與云平臺副總裁崔寶秋
小米科技首席架構師、人工智能與云平臺副總裁崔寶秋隨后介紹了小米ai技術的創新和應用進展,他表示,小米技術發展路線是“cba”,c是云計算,b是大數據,就是ai。這條路是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或者是今天ai公司必經的技術發展之路。未來ai將在小米無所不在、無所不能,從家具、各種應用場景,ai將無所不在。“無所不在”包含兩個層面:一是豐富的產品線需要ai賦能;二是,所有的ai能力在小米都可以找到落地場景。
京東城市(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榮獲2018中國人工智能創新獎(智慧城市)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