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黯然收官,2014年又將何去何從?今年中國鋼材市場的走勢依舊撲朔迷離。
在日前舉行的2014年中國鐵礦石會議上,業界專家普遍認為,今年國內鋼材市場仍將保持弱平衡狀態,低價位、低效益和低庫存并行,整個行業已然進入殘酷的“淘汰賽”。鋼之家總經理吳文章預測,今年鋼材價格預計在去年的基礎上下跌3%~5%。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師王國清表示,面對不斷增加的政策壓力和資金壓力,我國鋼鐵企業必須走資源保障和物流轉型之路。
“要把物流園區作為贏利增長點,加快在海內外布局鋼材加工配送中心,并且積極搭建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王國清說。
微利或常態化
在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看來,今年鋼鐵行業依舊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國內經濟發展將遭遇“三期疊加”,即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過度刺激政策消耗期疊加在一起。另一方面,在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以及區域發展仍存回旋余地的背景下,鋼鐵行業發展依然大有可為。
從粗鋼產量來看,增速放緩已成必然。2013年我國鋼鐵產量繼續保持增長,且增速較2012年有所加大。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我國累計生產生鐵70897萬噸,同比增長6.2%;粗鋼77904萬噸,同比增長7.5%;鋼材106762萬噸,同比增長11.4%。2014年我國粗鋼產量預計在8.1億噸,同比增長約4%。
產量增長減速,但我國用鋼需求將繼續增長。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推進,2020年要解決約1億進城常住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約1億人口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約1億人口在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化。同時,2014年全國將建成480萬套以上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新開工600萬套以上,其中棚戶區改造370萬套以上。此外,今年全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將達到61%以上。
李新創預計,今年我國實際鋼材消費將達7.15億噸,同比增長3.2%。“值得關注的是,多省份下調gdp增長目標,將對鋼材消費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不容回避的是,2014年鋼鐵行業在節能環保、技術改造、產品研發等方面資本支出的增加將有加重趨勢,同時由于電力、燃料、勞動力、管理等成本不斷上升,鋼鐵行業仍將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
在王國清看來,微利仍將是今年我國鋼鐵企業的基本生存狀態。2013年,在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我國鋼鐵企業競相提升管理、降本增效,行業整體效益有所改善。據中鋼協統計,2013年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6875.6億元,同比增長3.89%;實現利潤總額228.8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銷售利潤率為0.62%,同比提高0.66個百分點。但2014年鋼鐵行業效益難有大幅增長。
不同品種出現分化
盡管業界普遍認為,今年我國鋼材需求仍將保持增長,但不同區域和不同品種將開始出現分化。
北京金屬咨詢公司總經理許中波表示,從區域來看,湖北、湖南和安徽等中部五省是當前及今后我國鋼材消費的主力軍。從品種來看,未來建筑鋼材將出現負增長,而用于汽車制造和機械制造等的鋼材產量將繼續高歌猛進。
“以德國為榜樣的高端制造業,即以鋼鐵為原料生產高檔板材的制造業將大發展,從而帶動汽車行業及汽車板需求增長。”許中波表示。
據統計,近年來中國汽車行業用鋼量基本保持每年10%左右的穩定增長,是鋼材消費的第三大產業,僅次于建筑和機械行業。汽車材料中鋼鐵占比接近70%,車身、底盤以及動力系統都是使用鋼鐵材料的主要部件。
以2013年為例,很多鋼鐵下游用鋼行業都出現了負增長,惟獨汽車行業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鋼鐵龍頭寶鋼的贏利就主要得益于汽車板,目前寶鋼汽車板銷售占到國內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
德勤中國公司顧問謝雨表示,未來五年中國汽車市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從乘用車市場來看,中國已超過日本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銷量國,盡管限購限行政策對乘用車市場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消費者購買力的增強,城市化率的提高以及道路網絡擴張都對乘用車銷售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除此之外,管道用鋼和海洋工程用鋼也將在未來迎來發展良機。
“全國范圍的大氣污染將迫使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發生改變,即從原來以煤炭為主轉變為以天然氣為主。”許中波直言,而我國對天然氣需求的增加,不僅需要大量進口天然氣,而且還要大力開發海洋天然氣資源,前者將拉動管道用鋼需求增長,后者將擴大海洋工程用鋼市場空間。
物流轉型迫在眉睫
縱觀2014年,政策壓力和資金壓力仍將與鋼鐵企業如影隨形。一方面環保治理、壓縮產能、淘汰落后、兼并重組等政策將繼續推進,另一方面鋼鐵行業信貸依然缺乏支持。
王國清認為,在此背景下,鋼鐵企業必須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通過研發和技術創新提高高端鋼材產品的自給能力,優化鋼鐵產品結構,同時堅定不移地走資源保障之路和物流轉型之路。
為保障資源供給,要通過期貨、交易平臺等工具提升鐵礦石話語權,支持企業“走出去”,提高權益礦比例。同時,提高物流環節控制度,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和整體贏利能力,逐步實現由生產商向服務商的轉變。
鋼鐵企業的物流轉型之路該如何布局?王國清認為,一要向上下游拓展和延伸,與原料生產及流通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與終端用戶企業建立戰略伙伴關系。
二要拓展物流園區并將其作為贏利增長點。自2011年以來,處于國內鋼鐵產業鏈上游的鋼鐵企業在提高鋼材直供比例的同時,向產業鏈中游流通環節滲透,拓展物流環節,興辦鋼鐵物流園區。據統計,目前鋼鐵企業在建、開工和擬建的鋼鐵物流園區項目有17個,涉及14家鋼鐵企業。在17個項目中,獨資的有7家,合資的有10家。
去年以來,鞍鋼、武鋼等龍頭企業也競相布局鋼鐵大物流。2013年2月鞍鋼集團正式入股廣州南沙鋼鐵綜合物流園有限公司,控股45%,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2013年5月武鋼在上海設立華東物流節點;12月,武鋼集團旗下武鋼集團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三要加快在海內外布局鋼材加工配送中心。目前國內32家鋼材加工配送中心,年剪切配送能力已達到500萬噸。2013年5月31日,寶鋼集團上海鋼鐵交易中心正式上線運行。
四要積極搭建電子商務平臺。截至目前,寶鋼、武鋼、沙鋼、首鋼、馬鋼等大型鋼鐵企業已經先后建立了電子商務平臺。 (本報記者 宋斌斌)
來源:中國工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