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著名商業雜志披露了集團的“vision 2020+”戰略細節。在內文中,該雜志聲稱西門子集團未來的主要工作是降低運營成本,為此,西門子集團將在采取合并工業部門、對服務部門裁員等措施的同時,另將相當任務和部門外包至其它企業。
(來源:隱形冠軍研究所、汽機人)
而在這些被外包的部門當中,就包括了西門子的業務。據悉,西門子將把燃氣輪機業務尋找合作伙伴的主要范圍放在中國,并將和某些中國企業發起“高等級會談”。
圖為安裝在香港青山發電站的sgt5-8000大型燃氣輪機,該機是西門子最大的燃機產品。
如果單從燃氣輪機(包括工業用、艦用和航空用)業務的體量上來看,西門子集團無疑處于世界上的第一梯隊,和大名鼎鼎的通用動力(ge)、三菱日立不分伯仲,至于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呼風喚雨的羅爾斯-羅伊斯(f-35未采用的f136發動機的設計生產廠)和普拉特-惠特尼(f-22a和f-35發動機的供應商)都難能望其項背,用一句當下流行的話來說,他們在西門子面前“就是個弟弟”。
圖為圍繞sgt5-8000燃氣輪機建設的電廠剖視圖。
西門子的燃氣輪機業務份額如此龐大,其中自然是有原因的:以西門子旗下最強最大的sgt5-8000(通稱h級)工業燃氣輪機為例,該機在重達近400噸的同時,單機功率達到了375兆瓦,相當于兩艘美國海軍超級核動力航母的總功率疊加。
據測算,一個工業化大城市的用電需求靠一臺h級工業燃氣輪機組建的電廠就能滿足,足可見該機的性能之強悍。而更重要的是,該機在和余熱鍋爐組成的天然氣聯合發電設施時,其對天然氣的利用凈效率竟達到了61.5%,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圖為轉運中的sgt5-8000部件。
但即便是如此“身懷絕技”,被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發電站選作發電機組的西門子工業燃氣輪機,在近年的行業下行路上也難能“避險”。從西門子的季度財報來看,其發電和天然氣集團的訂單金額同比下降近五分之一;營業收入同比下降近三成;利潤更是直接腰斬,較上年蒸發四分之三。
造成這一結果的因素很多。天然氣價格的上升、世界范圍內發電量的整體過剩、燃氣主要使用國的經濟發展停滯都在拉扯工業燃氣輪機市場的“后腿”。
圖為吊裝中的中國r0110工業燃氣輪機。
事實上,類似西門子h級工業燃機的產品雖擁有較高效率,但其對燃料非常“挑食”,必須得是天然氣,或是液體燃料混合水蒸氣制備的燃氣。對此,發展中國家普遍都將工業燃機電站用作調峰電站使用,因為平時實在是用不起,發電就虧本。
至此,曾經是香餑餑的西門子燃機業務已經明顯成了雞肋,以至于西門子的“2020”戰略幾乎都在強調工業軟件的發展,對工業燃機幾近只字不提的地步了。
圖為測試中的f136航空發動機。
那么,若能將西門子的工業燃機技術掌握下來,對中國航空燃機技術和艦用燃機技術是否有幫助呢?答案是否定的。俗話說得好,隔行如隔山,雖然同為燃氣輪機,但工業燃機的環境、工況和運作都和其它兩種燃機截然不同,生產技術也是天差地別——西門子集團迄今沒有一款航空/艦用燃氣輪機,這就很能說明問題。
而已經被市場證明是雞肋的西門子燃氣輪機業務,對于更需要航空/艦用燃氣輪機的中國來說,自然不能稱作是一點用都沒有,但實在是作用有限。(利刃/to)
點評:
其實西門子的燃氣輪機部門最早是西屋電氣的下屬部門,1996年賣給西門子后,就成了西門子的下屬部門。西門子的燃氣輪機部門跟集團有過合資公司上海汽輪機廠,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輪機生產商,不過跟 西門子母公司的汽輪機廠也有競爭關系。
這次西門子要在中國尋求全球合作伙伴的消息,似乎是一種甩鍋的行為,不知道是不是要把整個燃氣輪機部門給獨立出來賣給中國合作伙伴,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對中國資本來說是一次機會,尤其是對上海電氣集團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上海電氣可以把這家公司給收購了,并可以重新包裝上市,讓全球重型裝備領域又有一個重量級玩家。
目前上海汽輪機廠的訂單狀況非常良好,其高端汽輪機占全球一半,如果西門子徹底放棄汽輪機部門,這個部門合并到上海汽輪機廠來的話,這對全球裝備制造業是一次非常深刻的變局,從此以后德國再無工業皇冠上的這顆明珠。尤其是在貿易戰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以后全球的火電站和核電站的裝備是要靠中國來提供的。
目前全球火電站的技術攻關難點是≥700℃的高超超臨界汽輪機轉子和葉片,這個領域原來只有歐洲、日本和中國在競爭,美國已經放棄了,西門子和阿爾斯通是歐洲具有研制能力的企業,阿爾斯通早在三年前就賣給美國通用了,如果這次西門子燃氣輪機部門能和中國的公司合并,尤其是和上汽合并,在全球燃氣輪機領域,將奠定中國上汽的地位,加上中國市場的加持,這個領域的進展將日新月異。
高超超臨界火力發電機組如果能夠成功,將會把發電的單位耗煤量降低到234克/度電,而目前全球的火力發電機組 的單位耗煤量是400克煤/度電左右,中國大型發電廠能達到300克/度電的程度,如果上汽與西門子的合作能以合并為成果,高超超臨界燃氣輪機能研發成功,這在全球將發生一場能源革命。
我們暫時不知道中國會有什么公司會參與這件事,但相信這一定是好事。我們拭目以待吧。
來源:北極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