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圍內,一場能源革命正在展開。隨著世界經濟逐步向低碳、可持續的模式轉型,越來越多的國家將擴大清潔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列入其未來發展目標,一些跨國企業、城市和國家甚至承諾在未來將百分百使用可再生能源。作為全球zui大的可再生能源生產、消費和投資國,中國正處于這場能源革命的中心。而銅作為發展可再生能源必不可少的基礎性材料,將利用其高效環保等特性助力全球能源轉型,并在這一進程中迎接新的發展機遇。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勢頭強勁
8月21-23日,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主辦、國際銅業協會等機構支持的2018中國可再生能源學術大會在京召開,超過一千名來自學界、企業、協會及政府的代表參與了此次盛會,并就可再生能源行業的未來發展和創新方向進行了探討。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會上表示可再生能源將成為未來世界的主導能源,到205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將有望超過50%,而電力中非化石電力的占比也有望達到78%左右。
近年來,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生產和消費能力持續升級。隨著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規模的不斷擴大,今年上半年,來自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發電量已經占到全部發電量比重的25.2%,一個綠色多元的能源供應體系正在中國快速建立。同時,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顯示,2017年中國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費增長的36%,已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費的zui大驅動力。
同時,根據安永可再生能源國家吸引力指數,自2015年起中國就一直保持著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zui具投資吸引力的國家地位。2017年初,中國國家能源局發布《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更是宣布在“十三五”期間將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新增投資2.5萬億元。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為銅業帶來新機遇
銅具有僅次于銀的導電性能,能夠有效提高電氣設備的效率,是發展可再生能源必不可少的材料。它被廣泛應用于太陽能、風力、水力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中,以促進發電和運輸功率的zui大化,從而減小對環境的影響。
國際銅業協會的研究數據顯示,可再生能源系統中的平均用銅量超過傳統發電系統的8-12倍,其中風力發電機組每兆瓦用銅量為2.5-6噸,太陽能光伏發電每兆瓦使用4噸銅。按照我國2020年光伏發電達到105,000千瓦的目標估算,將需要大約42萬噸銅。研究還顯示,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每使用一噸銅,便可減少100-7,噸的碳排放,而由于銅所帶來的高能效,還能為使用者在該設備使用期間省下2.5-250萬美元不等(約為人民幣17萬-1,725萬元)。
來源:國際銅業協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