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異的城市面貌,不斷優化的投資環境,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抓發展的共識和干勁……石家莊正在成為一方強力推動資本生長的投資熱土。中航集團、中糧集團、中鐵集團、中冶集團、中國南車集團……近年來,一個又一個大型央企項目陸續在省會落地,正是這新一輪的投資發展、項目建設熱潮的累累碩果。
據最新統計,截至目前,全國39家央企與我市合作,合作項目94個,總投資2072.88億元。其中,42個項目已經落戶,總投資將達1010億元52個 前期項目,總投資1062.88億元。項目涉及傳統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現代服務業等諸多領域。
眾多央企加速聚集,在省會落地“生金”。它們帶來了新技術、新產品、新企業,匯聚成新的經濟增長極,正在助推我市一批新興產業集群強勢崛起,引領傳統產業向高端轉型升級,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和轉型升級的強力引擎。
如今,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河北迎來發展的一次重大機遇。要實現轉型升級、跨越趕超,建設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副中心城市,更需要積極承接北京產業轉移和要素外溢,主動對接大企業,引進大項目特別是高端制造業,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實現綠色崛起更需要借助京津科技和人才資源,全面提高創新能力,讓企業搏動創新之心,增強經濟增長的動力,加快推進石家莊市成為首都經濟圈新的增長極。
主動對接 吸引一批大項目落戶
市第九次黨代會確定了“轉型升級、跨越趕超”兩大任務,著眼于加快發展、加速轉型,石家莊將引進戰略投資者作為擴大對內開放、招商引資的重中之重。將“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大項目就是抓大發展,抓一批大項目就是抓跨越式發展”的意識貫穿經濟工作的每一個細節,全面加強與國內外大企業、名企業特別是央企的聯系與對接。
思路明確后,關鍵在落實。“能快則快盡量快,一切往前趕。”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瑞彬多次強調,市場瞬息萬變,機遇一縱即失,在項目謀劃、入駐、建設中,都要始終堅持“好”字為先,“快”字當頭。
2011年11月25日,百家央企進河北,與省政府、石家莊市政府簽署了一系列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了與央企戰略合作新的一頁。
時隔不久,2011年12月15日,中石化石家莊煉化分公司800萬噸油品質量升級及安全環保項目全面開工建設。這是“百家央企進河北”后第一個開工的項目。至此,石家莊市與央企緊密合作的大幕正式拉開。
2012年,石家莊市加大與央企合作對接力度,把與央企的戰略合作作為全市投資促進活動的重中之重,瞄準央企領軍企業,結合市發展戰略,重點在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產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開展縱深合作。兩年來,央企項目接踵而至、落地開花。
總投資78億元的南車集團公司南車石家莊產業園項目,重點發展鐵路貨車造修、工程機械裝備制造、城軌車輛組裝和維修、節能電瓶大巴客車等產業。鐵路貨車板塊有望今年6月竣工軌道車輛板塊今年年底竣工。到2015年,將實現年營業收入110億元,利稅21億元。
中鐵集團建設的石家莊市城市軌道交通及鐵路配套項目,總投資約314億元。目前一號線一期工程全線累計10個車站開始主體結構施工三號線一期工程全線車站主體結構累計完成118.5米。
總投資32.8億元的石家莊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礦產工程機械研發制造基地項目,礦山機械研發制造中心隨車起重機廠房已竣工投產工程機械研發制造中心2015年年底全面竣工。
總投資6.5億元的中糧可口可樂項目,一期已完成建設,汽水生產線進入生產階段,無菌果汁生產線進入調試試產階段。
中糧君樂寶乳業生態牧場項目建設高品質奶牛養殖基地,項目三通一平即將完成日產300噸低溫酸奶工廠項目預計年底投產。
總投資62.5億元的保利集團保利花園項目,已完成投資31億元,規劃用地813畝,項目一期住宅已經進入全面裝修階段,沿街商業主體已經封頂,預計今年下半年竣工。
中電科十三所高端激光器芯片級封裝應用產業化項目,月產芯片100萬片,將于本月竣工。
由新興際華集團與歐洲奧特萊斯知名運營商意大利ar合作建設的際華集團奧特萊斯項目,將引入300多個國際知名品牌,配套室內跳傘、沖浪、滑雪、攀巖、極速 駕駛體驗等時尚運動項目,集奧特萊斯(各大品牌工廠直營店)和時尚運動游樂于一體。分三期建設,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營業收入100億元,利稅5億元,帶動區域就業5000人以上。目前,已完成項目規劃設計和可研報告。
“安瑞科”并入中集集團,通過集團內部平臺同用,技術共享,銷售渠道互聯,其產品很快在全國市場占有率第一,并遠銷歐美十幾個國家,占國際市場的60%以上。
中國醫藥集團出資13億元收購石藥集團樂仁堂醫藥物流有限公司60%連鎖和60%分銷業務,組成國藥樂仁堂醫藥有限公司。
裝備制造基地作為承載我市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省級工業聚集區,正是因為擁有了中航通飛華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石家莊安瑞科氣體機械有限公司、中國南車集團石家莊車輛有限公司、中煤集團石家莊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中冶科工集團等一批央企,成功吸引了大量優質產業要素。
與此同時,依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五十四研究所、十三研究所而起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正在加緊建設,打造石家莊·中國半導體光谷和衛星導航基地,成為推動石家莊“綠色崛起”征程中的一個“亮點”。
這些和央企“聯姻”的立市、立縣的大項目,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和帶動作用,為全面完成調結構、轉方式兩大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優化環境 推動項目落地“生金”
要讓項目落得下,發展得好,必須要有良好的發展環境。發展環境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命門之穴”,只有牢牢把握住這個“命門之穴”,在發展環境上搶先一步、快人一拍、高出一籌,資本才能真正在這里生根發芽、集聚發展,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才能有效提升。
市委、市政府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從2011年起,連續四年春節后上班第一天召開廣播電視大會,對優化發展環境做出部署。“沖破各種阻力和障礙,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和鋼鐵般的意志,打造良好的政務環境、人文環境、法制環境、治安環境、市場環境,使石家莊市成為最適合資本成長的投資熱土,讓企 業家心情舒暢地干事創業,讓銅板在石家莊的每一寸土地上都跳動起來”。
一直以來,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利用粗放,傳統產業比重較大,創 新能力、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支撐作用不夠強,縣域經濟實力較弱,產業特色不突出,是石家莊市發展中不可回避的問題。要破解制約發展的難題,加快轉型升 級、跨越趕超,就需要充分發揮創新驅動作用,著力推動產業優化升級,走綠色發展之路需要謀劃、引進和建設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好項目、大項目需要加 大引“強”入石力度,借助外力特別是央企力量,有效推動全市經濟快速增長,努力走出一條科學發展的新路子。
央企是全國企業的旗艦,積聚優質、先進的生產要素。央企落戶哪里,往往意味著大項目、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一流人才會到哪里。加強與央企的合作,無疑是壯大市經濟總量、轉變發展方式的有效途徑。
對接央企,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努力培育立市、立縣的大項目、大企業,成為各級各部門的熱切期望和一致行動。
主動出擊,以“三顧茅廬”的精神和意志,去感動企業家優質高效的服務去贏得大項目。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領導帶頭招商,幾次赴京拜訪會晤央企領導人,謀求 在更大規模、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尋求戰略合作。各縣(市)區黨政“一把手”、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把引進大項目作為硬任務,既要抓“無中生有”,也要抓“有中生新”,積極開展政府對接、產業對接、企業對接和項目對接,努力在項目建設上比速度、比質量,形成大上項目的熱潮。
如果把項目簽約比作第一道門檻,如何確保早日落地至關重要,其落實難度不亞于前期的對接洽談,可謂第二道門檻。
“確保央企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得好,切實把意向變為簽約、把簽約變為開工、把開工變為投產,決不能把好事拖黃,更不能只開花不結果。”省、市領導再三叮囑。
持續幾年的效能革命,讓行政審批大大提速,干部作風煥然一新,人人關心發展環境、共同優化發展環境、悉心維護發展環境蔚然成風。近幾年,“效能革命”努力為項目落地、企業發展開道護航,僅政府行政審批事項,已由234項精簡到87項。
除了發展環境因素外,土地和資金向來是制約項目建設的瓶頸和難題,也是“攔路虎”。
“全力支持央企項目的要素需求。”市委、市政府提出明確要求。實際操作中,各級黨政領導親自掛帥,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千方百計全力優先 保障央企簽約項目用地和資金需求。按照“保重點、保急需、保開工”的原則,確保急需開工的重點項目優先落地。明確一個項目組建一個征地補償班子,解決項目 進點問題,讓企業把精力用在規劃發展上。對所涉及的道路、電力、熱力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全方位提供保姆式服務。
實例證明,央企在石家莊投資,企業發展很好,贏利水平較高,真正實現了“發展石家莊,壯大央企”的初衷。在加快發展方式轉變、謀求更高層次科學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石家莊與央企攜手邁向新的征程。
來源:石家莊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