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科技在ai科技領域是一只走得比較快的獨角獸。其過去在融資上一直走得比較順利,融資額一路看漲。2014年6月商湯科技成立,當年11月,就獲得了來自idg資本的a輪數千萬美元融資。2016年4月,獲得萬達集團、star vc投資的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2017年7月獲得鼎暉投資、賽領資本等機構累計4.1億美元b輪融資。2017年11月15日,又獲得了高通數千萬美元戰略投資。
人工智能的頭部公司近日都在紛紛融資,以期在競爭中獲得資金的支持。去年10月,曠視科技完成了c+輪高達4.6億美元融資,不僅一舉超越了此前商湯科技的4.1億美元b輪融資,也同時刷新了全球ai領域的融資紀錄。而到了11月,云從科技完成了b輪5億元融資,加上此前廣州市政府對云從科技的20億元的政府扶持資金,云從科技總計獲得25億元發展資金。如果算上人工智能領域的其他公司,以及如自動駕駛領域蔚來汽車,ai芯片領域的寒武紀、深鑒科技等獨角獸,還有智能硬件、機器人領域各種創業公司的融資,2017年國內全年ai領域的融資額超過200億。
雖然融資額不斷提高,但是,人工智能的應用目前仍然處在初級階段,商湯科技從事的機器視覺領域,目前主要的還是人臉識別這一塊應用。目前國內第一梯隊的機器視覺公司,除了商湯科技外,還有曠視face++、依圖科技和云從科技。目前這四家的主要業務還是集中在人臉識別這一領域,而具體的落地場景主要有金融和安防。安防領域,主要是海康威視和依圖科技。云從科技主要瞄準的是傳統銀行,包括農行、建行、中行、交行等全國50多家銀行已采用云從的產品,市面上許多銀行的金融身份認證與遠程認證平臺均是采用了云從的技術。而商湯科技的客戶則更多的是電商和互聯網金融,如京東、銀聯、招商銀行、拉卡拉、融360等。
互聯網高科技行業的定律向來是頭部公司獨大,其他公司紛紛落敗。此前已有報告顯示,2018年會是人工智能行業的大洗牌期。根據騰訊研究院2017年發布的《2017中美人工智能創投現狀與趨勢》,截至2017年6月31日,全球ai公司總數達2542家,其中中國有592家。僅去年一年,全球已有超過50家ai創業公司宣布倒閉。
不過,對于人工智能領域,此次領投的阿里巴巴似乎也是形勢所迫。畢竟,國內的老對手騰訊、百度在ai布局上都不遺余力。不久前,all in ai的百度宣布將在2018年投資10家以上的ai創業公司;騰訊已經在今年11月份連續投資了三家智能機器人公司。押注賽道、形成商業矩陣,讓自己沒有短板已成為互聯網巨頭們投資時的一個不可缺少的要求。在市場都認為人工智能是未來方向的時候,是沒有一個巨頭肯落后的。
來源:上海青年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