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發布的“我國硅鋼領域的專利預警分析與風險應對策略研究報告”指出,隨著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取向硅鋼生產企業很有可能面臨著新日鐵或者其他鋼鐵企業的知識產權訴訟,因此要準備好充足的“彈藥”應對可能的訴訟。
這份報告在近日召開的“我國硅鋼領域專利預警發布暨鋼鐵行業知識產權研討會”上正式發布。會議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和科技司指導,工信部知識產權管理辦公室主辦,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承辦。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高云虎在會上肯定了硅鋼行業的知識產權預警成果。綜合分析當前國內外形勢,他建議,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及企業要各司其職、共同努力,進而推進我國知識產權國家戰略的充分實施。
工信部科技司常利民處長表示,在鋼鐵行業,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專利分析工作已經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下一步,還要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特別是專利的專業分析和評估,形成預警機制和風險應對機制。她說,當前,迫切需要行業組織和專業的支撐機構發揮作用,把面向產業、行業和企業的知識產權的運用、創造、保護,以及服務進行統籌的戰略考量。要緊緊圍繞著某些重點的關鍵技術領域,發力于行業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進行專利布局和組合。同時,要把知識產權與品牌、專利標準等融合推進。
用好產權利器 做好專利布局
從我國鋼鐵行業發展現狀看,盡管年產量已穩居世界第一,但面臨著產能過剩、競爭無序、國際話語權和競爭力不足等一系列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創新能力,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運用,是破解鋼鐵行業發展的難題和提升我國鋼鐵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副院長張宇春說,過去很難將硅鋼這樣的領域同產能過剩聯系到一起,現在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硅鋼的形勢將越來越嚴峻。在此背景下,硅鋼領域的專利、知識產權的保護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工信部自2012年開始組織實施產業知識產權風險評估與預警工程。工信部知識產權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屈寧告訴記者,本次會議就是貫徹落實預警工程要求的一項重要工作,旨在開展鋼鐵領域知識產權的風險評估與預警,引導鋼鐵行業和企業創新發展,幫助國內鋼鐵企業更好地應對國際市場競爭和技術競爭。
據了解,“我國硅鋼領域的專利預警分析與風險應對策略研究報告”針對性地分析了相關技術領域的14家國內外知名硅鋼生產企業的專利技術情況,建立了合理的硅鋼知識產權預警信息。
報告顯示,鋼鐵市場行情好也罷,蕭條也罷,產業內的競爭激烈程度是絲毫不減的,特別是在當前極為不利的形勢之下,知識產權糾紛變得非常的突出,目前我國的取向硅鋼的生產技術水平應該說已經趕超了韓國浦項,下一步當國外企業掄起知識產權大棒時,其目標很有可能就是中國的當地企業,因此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與會專家表示,就鋼鐵行業而言,開展專利分析與預警工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不僅能夠為鋼鐵行業的自主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提供有力的支撐服務,更是服務于我國創新國家建設總目標的需要,可以說,專利分析和預警工作是促進我國鋼鐵行業技術創新,防范重大專項中存在知識產權風險,避免資金的重復投入,提高科研創新起點水平,促進鋼鐵產業經濟和科技協調發展,確保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在鋼鐵行業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
報告對國內企業提出了建議,一是要加快專利的申請數量和布局,要準備好充足的“彈藥”應對可能的訴訟。中國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專利申請。二是要重視在國外進行專利布局。目前,我國大量的國內企業都沒有進行國外的專利申請,因此,很有可能造成我們的專利技術在國外可以無償被使用。三是優勢企業和科研院所進行協同合作,在硅鋼專利領域實施合作的戰略,構建我國的硅鋼專利池。
對于我國鋼鐵行業如何做好專利保護,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分析普及推廣項目相關人士建議,一是加強合作、做好專利挖掘。二是監控對手,做好專利布局。三是聚焦戰略,打造專利組合。四是狠抓措施,提升專利質量。
完善管理規范 構建預警體系
工信部2014年將繼續規范鋼鐵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主要思路是:以規劃、政策、標準為基礎,強化節能、環保等法律的約束,建立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突出規劃在控制增量的引領性作用,強化規范條件在優化存量的基礎性作用,發揮行業信息和預警機制在長效機制的支撐性作用,實施創新驅動,提高行業的競爭力,化解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矛盾。
會上,工信部原材料司調研員張德琛介紹了關于規范鋼鐵行業發展的八項重點工作,包括:嚴格控制鋼鐵行業新增產能。配合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研究確定違規項目的清理標準,指導地方開展項目的清理工作。嚴格執行“等量或減量”置換原則,對新建項目產能置換方案予以確認并公告,同時將置換產能列入淘汰名單。
推動重點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推進河北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推進山東省落實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試點方案,指導天津市、陜西省做好產能的壓減工作,加快區域性的兼并重組,循序推進河北、山東、云南等一些地區區域性的重組工作。
推進鋼鐵行業規范管理工作。2014年上半年公告第三批符合《鋼鐵行業規范條件》的鋼鐵企業名單,并對工信部公告的規范企業開展動態管理。完善鋼鐵行業“三位一體”的規范管理體系。2014年6月底前制定出臺《鋼鐵行業規范企業管理辦法》、《鋼鐵行業規范發展導則》。
推動鋼鐵產品的升級換代。將繼續會同住建部推廣應用高強度鋼筋,重點淘汰335兆帕鋼筋,積極推廣500鋼筋,開展600兆帕鋼筋的示范工程建設。研究支持高強鋼筋加工配送中心建設政策。開展鋼結構應用調研,研究提出推廣應用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開展高強鋼筋產品的分類認證和標識管理,會同質檢總局等部門開展聯合檢查,打擊偽劣假冒。
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全面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的煉鐵高爐、30噸及以下的煉鋼轉爐,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期間的淘汰落后任務,強化節能、環保的約束作用,配合相關部門提出落后產能界定標準,同時也鼓勵地方,按照國務院的《指導意見》自行提高淘汰標準。
提高鋼鐵行業整體競爭能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重點推廣應用兩化融合新技術,應用互聯網技術發展大宗鋼鐵產品的電子商務平臺。強化科技創新,開發高性能鋼鐵材料及非高爐煉鐵、薄帶連鑄連軋等新技術。指導鋼鐵工業協會繼續開展行業對標挖潛工作。
強化鐵礦石保障體系建設。包括繼續推動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做大做強。做好鐵礦石流通秩序規范工作。加強鐵礦石市場監管。加強鐵礦石市場新問題及應對策略研究。
加強長效機制建設。組織行業協會在2014年底前建立我國鋼鐵企業基礎信息數據庫,在此基礎上,2015年底前構建鋼鐵行業預警體系。開展鋼鐵行業“十三五”規劃編制研究等。
來源:中國工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