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行業:油服板塊邏輯轉變 強政策背書下的高確定性機會】目前是布局油服及設備公司的好時機。從大層面來說,油服及設備還是偏周期的行業。從周期低點來看,油價拐點已在2017年確立、油公司業績拐點在18q2也已確立、油服及設備公司的訂單拐點也已經確立,目前正是向油服及設備公司業績傳導的階段。(太平洋證券)
事件:
近期油服板塊關注度逐步提高,隨著核心邏輯由上漲驅動變為能源安全驅動,未來板塊有望表現強勢。
點評:
油服板塊邏輯發生轉變,政策背書不斷強化。回顧上半年油服板塊的兩撥上漲(1月和5月),背后催化劑都是油價創新高:1)17年12月底,wti突破60美元,創了近3年新高;2)今年5月,wti再創新高,突破70美元。但8月以來,雖然油價不溫不火,油服板塊卻逆勢走強,究其原因,我們認為油服板塊的核心邏輯已發生變化:能源安全——加大資本開支確定性不斷強化。
油氣行業政策地位提升,多重邏輯顯著共振:
1、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的威脅。2017年,進口依存度已升至72.3%,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也上升至近40%。在近期外圍環境惡化,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確定風險不斷上升的環境下,越來越高的對外依存度使得我國能源安全受到了極大挑戰。2、輸入性通脹的威脅。在實體經濟低迷、居民負債高企的背景下,大宗商品、房租、等價格快速上漲,我國面臨著不小的通脹壓力。而原油最為“大宗之母”,不斷上漲的油價加劇國內輸入性通脹的壓力,對處于“關鍵時期”的中國經濟將產生不利影響。3、安全。7月底外匯儲備保持在3.1萬億美元左右,而預計我國今年原油和天然氣進口金額近3000億美元。外儲對于我國的經濟安全不言而喻,中高位的油價對我國外儲安全也構成較大壓力。4、氣荒影響民生和經濟穩定。去年的氣荒使得我國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暴露無遺,上游采掘、管網建設、儲氣設施、lng接收站都嚴重不足,制約了煤改氣政策的推進,對民生和經濟的穩定運行造成很大影響。而若按照目前的規劃節奏,即使到2020年,氣荒仍難以解決。5、管網獨立有望加速落地。“放開兩頭,關注中間”是油氣改革的主基調,而管網獨立是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近期油氣管網獨立的關注度重新提升,一旦落地,將極大促進我國天然氣管網投資,對板塊起到很大催化作用。
目前是布局油服及設備公司的機。從大層面來說,油服及設備還是偏周期的行業。從周期低點來看,油價拐點已在2017年確立、油公司業績拐點在18q2也已確立(、中報業績亮眼)、油服及設備公司的訂單拐點也已經確立,目前正是向油服及設備公司業績傳導的階段(包袱輕、財務報表好的公司傳導更快,陸上比海上傳導快,國外市場比國內市場傳導快)。從周期高點來看,不看中國和俄羅斯市場,上一輪全球油服高點市場空間在4億美元左右,到2016年最低點萎縮到2700億美元左右,2018年預期能夠恢復到高點的60-70%。從各家公司而言,目前、、pb僅為1.48、3.44、1.19倍,ps僅為2.72、1.28、2.79倍,由此,目前油服及設備行業的復蘇還處于初級階段,作為周期股投資是很好的布局時點。
投資建議:
在強大的政策背書下,油服板塊將有望和半導體、5g一樣,迎來高確定性的景氣周期。而三桶油作為資本支出的絕對主力,體制內公司將最為受益,建議重點關注:石化機械、服、海油工程、,同時關注民營油服龍頭。
風險提示:
來源:東方財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