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臺北報導】
工具機廠耘澔成立于2016年,總經理陳志昌表示,隨著近幾年工具機產業發展,公司除了穩定品質外,也思考著如何提高附加價值,而陳志昌本身從事工業設計出身,因整合機械結構及美學設計,提出工具機產業「機械美學」概念,不但吸引義大利設計公司上門尋求合作,也以差異化搶攻工具機市場。
在大環境景氣驟變下,國內許多機械設備廠認為機臺結構只強調品質耐用已經不足,當面對歐、日或大陸業者競爭,必須以更多的產品附加價值吸引客戶,讓市場競爭優勢極大化。
陳志昌認為,耘澔設計獨特之處,主要是從設備使用者觀點出發,切入設備使用現況后,再回饋至設計端,作為機臺外觀設計改良參考,更提出機具設備外觀評比、綜合加工機市場現況造型分析、設計歷程(現地訪查/水平構想階段)到設計建議。
陳志昌指出,「機械美學」,簡單說就是以「機械」陳述「美感」的一種表現方式,將冰冷、無情的機械構件,化身為各種深具美感的不同形式,不僅可強化業者品牌意象,亦可導入產品識別概念,創造屬于自己的品牌dna,形塑產品特色。
國內工具機產業在發展機械美學,尚未成熟,根據研究調查指出,歐美工具機業者對于機械美學,早已投入多年,只是呈現方式多以單曲面、圓角,或削面、段差、色塊減輕重量感方式呈現,而大陸廠商則朝方正、直角及堅強穩固方向設計,但臺灣現行設計方向多朝向traditional+ hard,設計感多以中規中矩為居多。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