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智能制造,
看過電影《環太平洋》的觀眾一定對其中駕駛員通過神經感知裝置操作戰甲暴打怪獸的場景印象深刻。
很可惜,這類場景只會出現在好萊塢的大片里。
但是,當筆者來到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看到了上海交大研究生課題組帶來的機械手臂時,之前的想法就此改變了。
交大課題組的一位在讀研究生告訴記者,他們研發的這套裝置可以代替我們身體來完成一些精準操作。當人手臂佩戴肌肉感知臂帶時,其內部的陀螺儀就能接收到人體關節位移時的加速度,通過控制器傳輸到機械臂,實現基礎移動操作。并且該臂帶內部還裝有神經末梢感知裝置,它能捕捉最細微的神經末梢變化,用以對機械臂進行精準操控。
雖然目前這套裝置還沒有具體的項目落地,但是項目組的研究生對機械臂的未來應用前景還是抱有了很大的希望。
他表示:社會上不論是意外事故還是天生殘疾的人有很多,他們基本失去了勞動能力,這時將機械臂改裝成假肢,當患者佩戴上神經末梢捕捉器時,就可以對假肢進行操作,用以代替身體殘缺的部分。
不僅于此,這套裝置未來還可以應用到工業領域?,F在,很多大型起重機器、操作有毒有害物質都是通過操縱桿控制機器臂來完成的,這種情況不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培訓操作人員,而且操作精度也相對較低。這時如果裝配了感知人體控制的機器臂,不僅提高操作精度,還可以降低人員培訓成本。
看到這里時,不知道您是否有和我一樣的想法,這項技術一旦成功普及,那我們在不遠的將來就能看到現實版的環太平洋戰甲。
加載更多>>
來源:中國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