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近日,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舉行,我們與參展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公司進行了現場交流,并對由科研、企業、智庫三方參與度產業研討會進行了調研,主要結論匯報如下:下半年行業增速可能繼續放緩,四季度值得觀察。大部分核心零部件及本體企業認為,與2017年及2018年初相比,下半年行業需求可能繼續放緩趨勢,主要體現在1)下游應用端客戶對于設備投資持觀望態度,部分前期已下訂單客戶提貨進度低于預期;2)前期采取低價競爭的部分國產本體企業在現金流上壓力開始體現,自身增速可能放緩。當然行業專家也認為,近期國家推動穩增長,宏觀經濟可能有較大改善,四季度行業增速可能出現一定程度回升,值得重點觀察。
國內企業分化逐漸明顯,行業進入洗牌階段。無論是核心零部件還是本體,目前國內的第一梯隊基本已經成形(本體如埃斯頓、埃夫特、錢江等,減速機如雙環傳動、中大力德、南通振康、蘇州綠的等),且已經站穩市場優勢位置(客戶更優質),后發者追趕的難度會越來越大(客戶質地、回款更差,銷售體量距離盈虧平衡還有很大距離)。再加上近幾年外資產品價格下降很多(目前普遍比國產貴20-30%左右),本土化生產趨勢漸顯(如kuka),在未來行業需求放緩的背景下競爭會更加激烈,行業可能進入洗牌的平臺期。國產機器人銷量增速明顯高于外資,堅守品質、專注細分領域是可能出路。根據我們近期調研與展會訪談,2018h1四大家族在國內的銷量增速明顯下滑,而國產品牌由于1)基數低;2)技術逐漸成熟;3)主要應用于一般工業如金屬加工;4)受貿易戰及宏觀經濟影響,客戶對成本、性價比要求更敏感等原因,增速明顯更高(主流企業基本在50%以上)。展望未來,大部分企業的戰略還是堅守品質、繼續向中高端產品進軍,同時不追求全覆蓋、而是選擇自身有優勢的特定細分下游做深做強。
中美貿易戰長期影響或大于短期。工業機器人行業大部分企業認為,中美貿易戰對行業短期影響不大,但長期會有影響,主要體現在1)新技術很多還是掌握在美國及其盟國手中,代表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2)對行業高端人才的培養有影響;3)對生產設備、工具(很多是進口的)可能有影響。同時,從積極的一面看也可以倒逼國內企業的技術提升、自主可控以及下游應用端的自動化率提升(貿易減少影響業績,對成本更敏感,更有動力機器換人)。
投資建議:我們堅定看好機器人行業長期趨勢向上,以及機器人國產化率提升,認為未來2-3年“強者更強”的邏輯可能會越發明顯,國內領軍企業有望真正走出來。上市公司方面,建議重點關注國產供應鏈中的領先企業,如本體企業埃斯頓、拓斯達,rv減速器企業雙環傳動、中大力德,系統集成商克來機電、快克股份、賽騰股份等。
來源:中國銀河證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