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鋼箱梁吊裝成功,港珠澳大橋建設進入技術深水區。預計于2016年建成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將使得珠海到達香港的時間從現在的3小時縮短到半小時。
記者16日從中船重工集團公司獲悉,由該集團所屬的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鋼箱梁,當日一次吊裝成功,標志著港珠澳大橋工程進入技術深水區。
據悉,這是港珠澳大橋施工中目前跨度最大、重量最大的鋼箱梁,也是整個大橋施工難度最大的上部鋼結構標段。
這節鋼箱梁長132.6米、寬33.1米、重2912.6噸,16日由兩臺大型浮吊船聯袂舉起,平穩地落在147號墩和148號墩臺上,隨后在墩臺上精確定位。此次吊裝的鋼箱梁是大橋的主要組成部分,吊裝完成后就是大橋橋面。
據了解,中船重工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承建了港珠澳大橋施工難度最大的一個標段(cb02)。港珠澳大橋預計2016年建成通車,屆時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珠海到達香港的時間將從現在的3小時車程縮短到半個小時。
港珠澳大橋由粵港澳三地合作共建,橫跨伶仃洋,東連香港,西接珠海、澳門,總耗資約1050億元。這座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的跨海大橋全長接近50公里,主體工程長度約35公里,包含離岸人工島及海底隧道,將會形成“三小時生活圈”,縮減穿越三地時間。大橋的設計壽命為120年,預計于2016年完工。大橋落成后,將會是世界上最長的六線行車沉管隧道,及世界上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
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