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制造商將蜂擁進入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規模最大的車展,但環保隱患和中國放緩的宏觀經濟意味著前方的道路可能并不平坦。
根據組織方信息,北京國際車展從本周一向公眾開放,總計展出超過1,100輛汽車。
全球領先的汽車制造商例如通用汽車、豐田汽車、大眾汽車和現代汽車等,將和中國本土車企例如上汽——中國銷量最高的車企——以及東風汽車等將集體亮相。
在過去的35年中,中國從一個交通極大依賴自行車的國家蛻變為市區道路滿是汽車的國度,并且穩坐車企利潤目標的最中心。
2013年,中國汽車總銷量同比增長13.9%至2,198萬輛,盡管分析人士警告稱,部分城市可能限購,對銷量不利——迄今為止,中國有6個城市限購限行,以解決環境污染和道路擁堵問題。而放緩的經濟增長則可能是另一重障礙。
中國國家領導人表示,預見未來經濟增長將更多由個人消費需求驅動,而不像以往依靠由國家支持的大型投資項目工程來推動。
這對于汽車制造商而言實屬佳音,不過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包括北京等城市在內,越來越多的居民追求更優越的生活環境,包括更加潔凈的空氣等。
而北京達到危險級別的空氣污染已經促使政府采取措施,包括限制汽車數量。
雖然中國經濟仍然以其他國家眼紅的速度增長,但在數十年兩位數增幅大幅跨越之后,增速已然放緩。
本周三,中國政府宣布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4%,創18個月以來最低增幅。
在宏觀經濟增長步伐減緩的背景下,車市也未能幸免,在1月份創下月度銷量新高之后,3月份中國汽車銷量增速較2月份減慢。
根據中汽協數據,上個月,中國各類汽車總銷量同比增長6.6%,達到217萬輛較此前一個月的17.8%明顯降低。
最具前途的市場
盡管中國市場未來面臨諸多問題,但仍然是全球汽車制造商提升銷量和利潤的希望之關鍵所在。
裕利安宜集團(euler hermes group)分析師yann lacroix告訴法新社:“中國代表了全球26%至28%的需求。未來多年內,中國仍然是最具前途的市場。”
今年年初,法國汽車巨頭標致雪鐵龍將部分股權交由東風汽車——中國第二大車企——和法國政府控制,利用中國市場提升在亞洲表現,進而重振集團。中國市場對全球汽車行業的重要性可以從中窺得一斑。
上個月,德國車企戴姆勒與其在華合作伙伴北汽簽署了10億歐元的協議,將擴充合資企業北京奔馳的產能。
韓國最大車企現代汽車在上個月宣布將在華興建第四工廠,而現代的車輛如今在中國街道上俯拾皆是。
日本汽車制造商同樣也希望在中國擴張,盡管中日兩國對立的政治氛圍給日系車在華業務蒙上一層陰影。
2012年中日釣魚島爭端引發中國消費者抗議,在部分城市日系車甚至遭到襲擊。日系車銷量曾遭到重創,不過如今已經復蘇。
摩根大通駐東京分析師岸本明(kishimoto akira)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我們相信中國在2014年將是日本汽車制造商的重要市場之一。”
來源:蓋世汽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