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汽車配件“零整比”的事情在民間鬧的沸沸揚揚,據(jù)了解有國產新車拆解后,銷售所有零部件總價約為車價的3倍,而進口豪華車或超5倍。而中國汽車維修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魏同偉近日表示,一條車鑰匙丟了,到4s店配鑰匙得花2700元,但在汽配城,100元就能搞定。
根據(jù)暴利定義的一般原則,凡超過100%的利潤,足以視為暴利。汽車配件暴利之狠,顯然不是100%利潤所能形容。
而更讓人揪心的是,一些汽車配件的暴利與其使用的重要性、使用廣泛性和高頻率很不匹配。如大多數(shù)消費者一樣,我會選擇無傷大雅的廉價鏡頭蓋,但卻不敢不到4s店更換剎車配件。在信息不對稱的前提下,即使修車再貴,消費者仍需硬著頭皮埋單。
為何如此大量使用的汽車配件,卻能上演暴利?原因也并不復雜。當前仍在實施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讓整車廠對經銷商有著直接的制約權,進而形成渠道絕對控制。而雖然當前大多數(shù)原廠配件并非整車廠生產,但整車廠通過協(xié)議和不公開標準等方式,嚴格限制提供汽車配件的企業(yè),不得私自將產品流向售后市場。擔心車主還不夠“老實”,有整車廠再為車主上了一道“緊箍咒”:使用非原廠配件不得享有質保等政策。
在業(yè)界的一片譴責聲中,國家發(fā)改委價格監(jiān)督檢查與反壟斷局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正在對汽車配件縱向壟斷案做外圍調查。業(yè)界呼吁,應盡快打破整車廠牢牢控制汽車配件銷售和定價的壟斷,才能讓龐大車主權享有公平的汽配消費環(huán)境。期待消費者在維修和配件的選擇上,能自己說了算;汽車配件值多少錢,公平競爭的市場說了算。
來源:蓋世汽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