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首次披露畸高的汽車零整比數據引來全社會高度關注,也再次觸痛中國汽車社會本就敏感的神經。國內消費者在不得不承擔動輒數倍于歐美國家整車價格的同時,實際上也一直擔負著更為高昂的零配件更換費用。
在民眾普遍對畸高的汽車零整比數據表示震驚和無奈的同時,高昂的汽車零配件費用或許只是汽車產業鏈利益相關方攫取巨額利潤的冰山一角。
“當務之急是,必須盡快讓畸高的零整比‘剎住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汽車分會副會長蘇暉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強調,應該拿出打破現有利益集團格局的勇氣,利用中國汽車消費市場這張王牌,對既有政策進行修訂或補充,解決授權和壟斷問題,當前時機可謂恰逢其時。
民眾:雖感震驚但表無奈
汽車零整比,是指一輛車全部零配件的價格總和與整車銷售價格的比值,零整比越高意味著后期維修保養成本越高。在此次公布的18款常見車型中,有15款車型零整比系數普遍高于300%這一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系數慣例,其中,最高的零整比系數已達1273%,這意味著,如果更換這款車的全部配件,所花的費用可以重新購買12輛整車。
“看到數據的確感到很震驚。”北京市民趙田雨,正是公布數據中零整比拔得頭籌的某合資品牌車型車主,他告訴本報記者:“一直覺得保養費用挺貴的,但數據的沖擊和直觀感覺更直接,可是也沒辦法,已經買了這款車,維修保養也只得買單。”
實際上,對數據表示震驚卻只得無奈接受的車主大有人在。在本報記者結合數據涉及車型隨機采訪的數十位車主中,絕大多數車主表示“只得無奈接受”,但感覺卻是“如吞苦果卻難言”。僅有一名車主表示“哪怕賠錢也要換掉現在的車”。
而不同于已經購車的車主,北京市民趙女士是一位即將購車的準車主,她對本報記者表示,數據的發布為其提供了參考。“我肯定會購買數據中零整比較為合理的車型,不想當‘冤大頭’。”趙女士說。她認為,實際上選擇權一直在消費者手中,只不過一直沒有為消費者提供透明價格的數據可供參考,“這才導致一些汽車品牌得以長期獲得隱性的高額利潤,而買單的全是消費者。”
零配件經銷商:零整比畸高或只是冰山一角
對于零配件背后利潤究竟有多高,“零配件主要可分為原廠件、副廠件和拆車件,銷售價格也照此順序從高到低排列。”凡經理說,原廠件主要用于4s店等大型汽車經銷商,而一些汽車修理廠則主要使用副廠件,但在汽配城,一些很難找到新零配件的老款車型,就只得使用一些拆車件。
對于新公布的零整比系數,凡經理同樣覺得驚訝,他認為,一些豪華車品牌的利潤真的很驚人,而零整比畸高或許只是汽車行業獲取巨額利潤的冰山一角。“以一款豪華德系車的大燈總成為例,由德國原產的價格是3萬元人民幣,副廠件可能只要5000塊錢,要是拆車舊件,也就1200塊錢。”凡經理告訴記者,為獲取暴利,一些品牌經銷商還經常從汽配城或者一些零配件渠道購買副廠件冒充原廠件,而價格也自然要翻好幾番。
這一點,在位于北京市通州區北關附近的汽配城時也得到了證實。“我以前一個在4s店工作的朋友告訴我,一個汽車變速桿把手,他們從汽配城拿貨就百十來塊錢,但在4s店賣給消費者,標價就要1500塊錢,還不算工時費用。”該汽配城內某修理廠維修工小孫表示。
對于如何改變當前零配件價格畸高的現狀,中國汽車維修協會專家馮君對媒體公開表示,在國外有一種機制,除了有廠家的零配件之外,還有一種品牌配件,即允許賣到市場當中供維修者使用。“在中國,目前這是個空白,也希望國家能把這種品牌零配件引進來,讓零配件有個競爭。”馮君說。
專家:堵住政策漏洞恰逢其時
畸高的汽車零整比背后承載的行業暴利究竟根源何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汽車分會副會長蘇暉表示,畸高的汽車零整比以及行業暴利均根源于行業內的壟斷,而壟斷的形成則與現行政策體制密切相關。
據了解,自2005年4月1日起實施至今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下稱《辦法》)一直被業內所詬病,其中,《辦法》第二十五條對“汽車品牌經銷商應當在汽車供應商授權范圍內從事汽車品牌銷售、售后服務、配件供應等活動”的規定更被視為客觀助長壟斷形成的“罪魁”。
“當前的汽車零整比畸高并非市場所為,而是壟斷所致。”蘇暉認為,《辦法》客觀上促成了當前國內汽車售后維修與配件供應的壟斷。他表示,為滿足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時所做“擴大汽車市場對外開放”承諾的需要,以及規范當時的汽車市場,《辦法》采用了“授權”的核心思路,但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逐漸成熟,掌握“授權”的廠家其實已經成為一個個壟斷企業。蘇暉認為,國家有關部委應高度重視,對存在的壟斷進行調查和積極整改,并對現行政策進行修訂或補充,“當務之急是,必須盡快讓畸高的零整比‘剎住車’。”
“汽車零整比的首次公布無疑有助于全社會形成輿論壓力,也將倒逼相關政策和整個汽車行業進行反思和改革。”蘇暉認為,隨著我國汽車產銷成為全球第一,打造汽車強國的目標也被反復提及,不妨先暫時放緩打造汽車強國的腳步,而應先解決老百姓高價購車、高昂維修以及整個汽車市場環境亟待進一步規范等問題,“這些也是我國成為汽車強國的有力基礎。”
在蘇暉看來,現階段盡快解決授權和壟斷問題,堵住政策漏洞可謂恰逢其時。“我國擁有的7000億元規模的巨大汽車消費市場對全世界汽車廠商都深具吸引力,這無疑是我們的一張王牌。”蘇暉說,有關部委應該利用好這張王牌,對包括《辦法》在內的一系列汽車行業政策進行修訂和補充,并運用市場機制達到杜絕壟斷的效果。
“一旦中國汽車市場出現倒退,全球汽車廠商開始向中國以外比如東南亞汽車市場轉向,我們可能也將失去這張王牌。”蘇暉強調。
來源:蓋世汽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