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日本汽車行業的交易構造比較特殊,導致部件廠商的自立性下降,缺乏獨自的技術戰略”,日本汽車零部件工業協會技術顧問松島正秀在2014年4 月23日舉行的“新一代汽車研討會202x——汽車的未來”上做出了這樣的分析。
松島表示,日本整車廠商與部件廠商的交易構造比歐美特殊,雙方并非業務合作伙伴關系,而是更加接近于“支配”與“從屬”的關系。這不僅導致部件 廠商的自立性降低,而且對整車廠商也不利。具體來說,這樣的構造導致企業在國際采購中缺乏競爭力,而且因開發體制封閉,在引進市場標準技術方面落后于人。 另外,這種構造還存在接受外部資本或收購外部企業等獨立決策速度緩慢的傾向,在國際化進程中,還是像獨立企業那樣采用能夠快速決策的體制更為有利。
以汽車座椅為例,每家整車廠商都擁有自己的座椅廠商,多家座椅制造商同時存在,并沒有充分進行企業合并。而供應座椅的一部分部件的專業廠商則比座椅廠商要少,企業規模要大的情況。
關于日本汽車部件廠商今后的方向,松島表示,企業必須明確自己的定位,是“提供生產效率高、適合所有客戶的標準化部件”,還是“提供根據客戶的 喜好定制的專用部件”。選擇前者的話,可以通過合資業務、委托生產以及提供技術等主動出擊的方式擴大銷售選擇后者的話,可以作為二級供應商向模塊供應商 提供部件,或者和原來一樣作為一級供應商提供部件。
來源:日經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