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克強近半年來的調研路線以及講話,可以勾勒出一幅相對完善的金融改革路線圖,不僅包括設立民營銀行、利率市場化、建立存款保險制度,還涉及小貸、金融租賃、農村金融等金改設想 ]
自2013年年底以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各地調研考察,不僅多次強調刺激實體經濟增長,還多次釋放關于金融領域改革的政策信號。
從李克強近半年來的調研路線以及講話,可以勾勒出一幅相對完善的金融改革路線圖,不僅包括設立民營銀行、利率市場化、建立存款保險制度,還涉及小貸、金融租賃、農村金融等金改設想。
去年9月,李克強在大連會見出席2013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企業家代表時就曾表示,中國經濟改革當中必然要包含金融改革,中國推進金融改革的決心是堅定的。
對于金融改革,李克強強調,今年的重點是做好三件事:放寬市場準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金融改革為實體經濟服務
受經濟增速下行影響,國務院近期連續出臺定向“微刺激”措施,不僅包括擴大對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還包括確定深化民營資本投融資體制改革,以及降低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
去年12月底,李克強在天津考察時還表示:“金融租賃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創新之舉,是一個‘新高地’。金融租賃這個行業我們經驗不豐富,人才也不充足,政策配套也不完善。國家要想辦法培育這個產業發展起來,而且這個產業本身也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
今年3月26日,李克強考察了沈陽瀚華小額貸款公司,在總理的鼓勵下,公司負責人一口氣提了擴大融資渠道、財稅支持、希望辦民營銀行等三條建議,李克強當即要求金融財稅部門負責人抓緊研究,盡量支持。李克強說,小額貸款服務小微企業,兩“小”和諧疊加,就能做出大美的事業。
在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看來,小貸和金融租賃改革與刺激實體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瑞銀證券特約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也認為“微刺激”政策已出。
今年3月底,李克強在沈陽考察時還表示,金融創新應該為老百姓的創業、就業提供動力支持,老百姓的感受是衡量金融業服務的最重要標準。要以此倒逼金融改革和創新。
中國政府網新聞圖片顯示,央行行長周小川當時正在陪同李克強考察。時隔1個月,4月28日,李克強在重慶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周小川也同時出席了座談會。
而金融領域另一關鍵人物——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也已出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是中國經濟的核心領導和決策部門,現任組長正是李克強。
4月22日,國務院召開全國農村金融服務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從“三農”發展的要求出發,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培育農村金融市場,加大涉農信貸投放和政策支持力度,落實好差別化存款準備金制度,完善金融監管和風險防控機制。
4月25日,央行決定下調縣域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下調縣域農村合作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下調是為了支持‘三農’發展。”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濱分析認為。
此外,今年4月23日,由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將允許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進入一些具有自然壟斷性質、過去以政府資金和國企投資為主導的領域。
今年主攻三個方向
事實上,李克強總理此前已經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劃定了增長底線,而且他也多次強調要讓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的區間以促進就業,同時要及時處置以確保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并定調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根據對會議的觀察,朱海濱分析認為,“穩增長”仍是首要目標,但是主要政策目標的清單和順序發生了細微變化,“促改革”排在第二位,“調結構”排在第三位。
“自去年3月份上任之后,中國新一代領導集體就強調要放寬管制和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巴克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常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此外,李克強總理近日在《求是》雜志發表署名文章《關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文章指出了國內金融領域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年金融領域改革的方向。
針對目前國內金融機構經營方式總體粗放、農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相對滯后等問題,李克強強調,今年的重點是做好以下三件事:放寬市場準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李克強在《關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文章中指出,金融業雖有其特殊之處,但本質上仍是競爭性行業,同樣需要通過競爭促進服務改善,通過市場優化資源配置。要在加強監管前提下,放寬市場準入,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銀行等金融機構。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今年3月份,銀監會已經批準了首批5家民營銀行分別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廣東開展試點。包括阿里巴巴[]、萬向、騰訊、復星等10家民營資本參與。
此外,央行4月底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4》稱,民營銀行一般規模較小,具有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優勢和信息對稱優勢,不僅可有效緩解小微企業和“三農”的融資難問題,也能增加對實體經濟的競爭性金融供給,豐富銀行業組織體系。
“利率市場化就是將資金價格的決定權交給市場。目前,絕大多數的資金價格都已市場化,無論是股票、債券還是貸款的價格均已放開,只剩下存款利率上限這最后一道關口。”李克強在《關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文章中指出。
此前,央行已經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2013年7月20日,央行取消了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下限,放開了票據貼現利率管制,同時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不再設立上限。
而就市場普遍關注的存款保險制度,李克強總理指出,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是發展民營銀行、小銀行的重要前提和條件。存款保險客觀上能增強這些銀行的信用,為之創造一個與大銀行公平競爭的金融市場環境,從而有利于推動金融業放開市場準入等改革。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