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來自中國商務部、英國交通部、羅馬尼亞經濟部、柬埔寨公共工程與運輸部、阿聯酋迪拜經濟委員會、斯里蘭卡交通部的部長級官員與亞洲開發銀行、泛美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和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的高管們出席了第五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舉辦的兩場主題論壇,就“區域互聯互通基礎設施的國際合作”這一主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互利共贏 互聯互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中國新一屆政府把推動區域互聯互通建設作為與周邊國家塑造互惠格局的重要抓手,從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到構建覆蓋太平洋兩岸的亞太互聯互通格局,推動互聯互通、促進區域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已成為當前中國經濟外交戰略的重要方向。在不久前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上,李克強總理更是指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亞洲國家融合發展的基本條件”提議各方“應攜起手來,加快推進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等基礎設施建設。”
作為第五屆高峰論壇“區域互聯互通基礎設施的國際合作”主題論壇的主持人,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張向晨表示,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和加深,跨區域互聯互通基礎設施的需求將會日益增長,已經成為次區域經貿合作的優先領域和重點方向。
張向晨部長助理在發言中表示,未來中國將逐步加大對外投資合作的力度,基礎設施將是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中國政府將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在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領域與各國深化合作,共享發展利益。
在全球政治經濟發展變化的新格局下,我國政府倡導的互聯互通建設合作范疇很大、開放性很強,但無論形式如何變化其本質都是旨在從密切各國經濟聯系、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構建地區和諧繁榮的戰略高度出發,著眼于打造一個政策溝通、道路連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的經濟帶。
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不同的主權國家和利益主體,并面臨自然環境、安全威脅、邊貿互補性與均衡問題、地緣政治風險等挑戰。要真正實現互聯互通,需要建立政府、私營部門、國際機構、行業協會等廣泛參與的伙伴關系,秉持互利互惠、優勢互補理念,堅持開放透明、合作共贏原則,在區域和國際合作框架內推進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
我國歷來重視與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也十分重視幫助其他地區國家做好當地互聯互通基礎工作。中國希望通過互聯互通進一步擴大上海經合組織、中國—東盟(10+1)戰略伙伴關系等合作機制的工作范圍,增大對周邊的投入,為既有合作機制注入新的內涵,通過擴大區域內經貿交流合作促進本地區經濟發展同時,也希望積極參與到非洲、中東歐、拉美等地區的互聯互通建設過程中去,發揮中國企業的資金和技術優勢,加快世界各國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共同營造一個互利互信、和諧共處的國際基礎設施合作格局。
順勢而行 互聯互通勢在必行
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逐步好轉,各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領域的發展受到了更為廣泛的關注。亞非、拉美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需求依然旺盛,以房屋、公路、電力建設等為代表的“民生項目”有待建設與此同時,隨著歐美發達國家逐漸進入基礎設施更新改造期,部分國家地鐵、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需要進行維護。在本次論壇上,“相關國家部長、知名金融機構嘉賓觀點各抒己見,為互聯互通的順利開展獻計獻策。不同發展水平國家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需求的重疊無疑將為行業下一步的發展提供巨大空間,互聯互通建設恰恰順應了這一時代趨勢,可以說互聯互通勢在必行。
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