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公布2018年中報,共實現營收5.23億元,同比+64%;實現歸母凈利0.77億元,同比+40%,扣非歸母凈利0.72億元,同比+39%。
投資要點
多項業務齊頭并進,受益機器換人趨勢釋放盈利彈性
分產品看,公司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應用系統、注塑機配套設備及自動供料系統、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其他業務分別實現營收2.79/0.99/1.32/0.14億元,同比+50%/+7%/+301%/+78%。公司主營業務機器人及自動化應用系統產能持續放量,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業務持續大幅增長,故營業收入呈現高增長態勢。 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38萬臺,同比+29%。其中中國工業機器人需求增長最快,同比+58%,達13.8萬臺,機器換人是大趨勢。但我國制造業自動化程度水平較低,每萬名產業工人所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以我國1億制造業產業工人總數計算,預計到2020年,達到目前世界發達國家機器人裝機密度中等水平,我國需增加機器人裝機量130萬臺,工業機器人市場空間廣闊。公司是行業內少有的能夠提供全產業鏈整體自動化的企業,擁有遍布汽車、3c、醫療、光電、新能源累計近五千家客戶,客戶基礎龐大,盈利彈性良好,集成能力優秀,在機器換人大趨勢下,公司作為行業龍頭有望持續釋放盈利彈性。
毛利率略有下滑,費用控制情況良好
2018h1綜合毛利率33%,同比-7.94pct。其中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應用系統、注塑機配套設備及自動供料系統、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其他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0%/40%/13%/26%,同比+0.13pct/-11.75pct/-21.06pct/+61.61pct。由于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業務在總營收中的占比不斷上升,而其毛利率僅有13%,故公司毛利率有所下滑,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速低于營收增速。 2018h1公司三費費率合計18.68%,同比-2.70pct,其中銷售、管理、財務費用率分別為8.93%/9.73%/0.02%,同比-2.80pct/-0.63/+0.74pct,費用控制情況改善。報告期間,流動資金貸款增加導致利息支出增加,閑置資金短期理財投資減少導致利息收入減少,故財務費用小幅上升。
內生外延積極布局,產能擴張+橫向收購鎖定成長性
公司募投項目“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生產基地”、“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應用技術研發中心”、“營銷及服務網絡建設”目前已投入使用,投資進度均已逾65%,產能擴展狀況良好,預計未來訂單將持續增長。2018年上半年,公司新設立兩家全資子公司及兩家控股子公司,進一步優化了內部組織架構;同時,公司已于2018年3月完成對野田股份剩余80%股權的收購,此次收購將持續完善公司汽車制造領域自動化的業務布局,給公司帶來客戶渠道貢獻和業務協同。公司產能擴張+外延收購不斷推進,未來有望持續維持高速增長。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eps為1.47/2.04/2.79元,對應pe為29/21/15x,維持“增持”評級。
來源:證券之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