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歲的他,已是兩家注冊公司的老總,從初入校園的無人機專業新生,成長為無人機行業里成熟精干的技能與商業人才,他只用了短短的2年時間。
今年20歲的他,已是兩家注冊公司的老總,從初入校園的無人機專業新生,成長為無人機行業里成熟精干的技能與商業人才,他只用了短短的2年時間。如今,他創立公司的業務涵蓋了測繪、勘探、巡檢以及技術研發等多方個領域,業務范圍從黑龍江延伸到了中哈邊境,從陜西拓展到了廣東沿海,幾乎覆蓋了祖國版圖的“雄雞頭與雄雞尾”。他帶領著團隊里同樣年輕又熱血的成員們,用肯干、敢拼的勁頭,走出了屬于他們自己的“燦爛之路”。
他,就是劉茂狄,用他所就讀的陜西工程科技技工學校校領導的話說,“他很年輕,但是很優秀”。
專業技能使人生進入預定“軌道”
和許多人選擇職業技能學校的原因不同,劉茂狄的選擇包含著更多的主動性和自主性。或許是因為家庭的熏陶,很早之前的劉茂狄就明白“一技在身,勝過千金”,也深知“技能的提升需要時間積累”。2016年,年少的劉茂狄毅然放棄進入高中學習的機會,直接選擇接受職業技能教育,成為了陜西工程科技技工學校無人機專業的第一屆學生。他說,“我想更早的去學習技能,并在日后的人生中不斷實踐和鞏固技能積累,我慶幸我選對了學校,選對了專業,專業技能的學習使我的人生逐步進入預定‘軌道’。”獨立思考和不怕輸的精神,是劉茂狄身上最顯著的特征,也支撐著他前行了一步又一步。
2017年2月,入學一段時間的劉茂狄,因為在考取無人機駕駛證方面所取得的優異成績,被蘭州中石油選取為巡護段的試飛員,興奮的同時,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也緊隨而來。由于在校所學知識更多側重于測繪方面,而蘭州中石油的試飛員對于管道巡檢方面的知識要求更高,劉茂狄逼迫著自己在極短的時間內,自發學習和補充了大量知識內容,終于使得任務圓滿成功。自此之后,對于知識的渴望和新技術的探尋幾乎占據了劉茂狄課余的全部時間,他比以前更加勤于鉆研,各大高校的教授講座課堂上,諸多校園內的無人機社團里,時常都能見得到他的影子,他彷佛著了魔,樂此不疲。
陜西工程科技技工學校十分注重培養和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時常會帶領和指導學生參與各類創業創新大賽,并取得不俗的成績。這樣的氛圍,讓劉茂狄本身就有的創業想法越來越濃,終于,他決定“自己做事情,闖出一片天”。面對父母的反對,他回答說,“我想趁年輕去試試,假如真的失敗了,我會回來選擇一份安穩的工作,并且繼續學習。”2017年年底,劉茂狄便在學校的鼓勵下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也選擇了完全不同的前進之路。
“我的心理年齡有三十歲”
創業的艱辛不言而喻,但正如劉茂狄所說,它也在催著人快速成長,2018年5月,因為業務發展需要,劉茂狄注冊成立創建了第二家公司——西安鷹智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業務涉及行業定向定制機、航空測量、三維建模與農林植保等方面的服務,初步統計產值可達120萬,并成為陜西某預備役部隊預編單位。回顧創業歷程,20歲的他形容自己:“我感覺我現在的心理年齡更像三十歲”。說這話的時候,他臉上泛著明朗的笑容。
初見劉茂狄時,他剛從新疆出差回來不久,于是我們的話題從廣袤而美麗的祖國山河開始。他說自己有機會一定要以旅行者的身份自駕去一次新疆,去好好看一看賽里木湖,走走天山,在獨庫公路上暢快自駕。現實中,他的每次新疆之旅都忙碌又難忘。
2018年年初,劉茂狄的團隊在新疆零下三十度的天氣里執行無人機飛行任務,因行程航線超過200多公里,高空溫度最低達到零下五十度,導致飛機油門在高空中凍住,電腦裝置自動報警,最終墜入山林,當天的任務以失敗告終。得到消息后,劉茂狄親自帶著團隊成員連夜乘坐最晚的航班抵達烏魯木齊,又坐最早的一班火車轉大巴車抵達事發地,在安排團隊成員在山林中駕車徒步尋找故障飛機的同時,劉茂狄與團隊成員迅速用新的飛機在第二天完成全部任務。環境與氣候對無人機的飛行任務影響較大,像這樣緊急和意外的事件偶有發生,在一次次實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劉茂狄也褪去了稚氣與沖動,變得越發沉著和睿智。他所帶領的團隊,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磨合,越來越團結。
期望與伙伴們一同進步
最喜歡的風景是高山、大海和草原,閑暇時刻最常做的事是抄書練字,喜歡安靜思考,也喜歡壯闊波瀾,遇事冷靜而沉著。在交談中,劉茂狄帶給筆者最直觀的感受是一種超越同齡人的達觀與沉穩。
談及最喜歡的事,劉茂狄坦言“是與伙伴們一起進步”。從入學不久的學弟,到一同奮斗的同班同學,除了專業的研發團隊外,劉茂狄還帶出了不少可以獨當一面的行業人才。縱使需要花費更多心力和時間,但在劉茂狄心中,那份同窗之誼以及報答母校的心愿,讓他想通過自己的力量使得更多的伙伴們能真正了解社會與行業現狀,并走出校門去發掘自己的才能、積累實戰技能。
采訪過程中,筆者也見到了劉茂狄團隊中的兩位年輕骨干,前一天深夜,他們剛從黑龍江返回西安。因為長時間不定時的野外工作,使得這些成員的腸胃都或多或少的出現了問題,提及工作的辛苦,他們云淡風輕的表示,“都習慣了,這個行業本身就會有一些辛苦,但是有付出才會有收獲”。好學、肯干、敢拼,或許正是是這支年輕的隊伍不斷取得成功的法寶之一。
來源:華商網教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