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環保部公布了《北京新機場環境影響報告書》,并于5月9日至22日在環保部網站公示。北京晨報記者通過報告書了解到,按規劃,北京新機場將建7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到2025年機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項目總投資近862億元。新機場建成后飛機尾氣對周邊環境影響如何備受關注,報告書顯示,新機場建成后飛機尾氣對當地pm2.5的貢獻值較低,機場對區域內環境空氣質量影響符合國家標準。
工程概況
總投資近862億防洪標準為百年一遇
報告書共有589頁,共分22項內容。報告書顯示,新機場項目總投資為861.7億元,其中機場工程總投資799.87億元,機場空管工程23億元,北京終端管制中心工程18.8億元,供油工程19.9億元。
北京新機場位于永定河北岸,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禮賢鎮和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距天安門廣場直線距離46公里,距廊坊市中心直線距離26公里。新機場配套建設的北京終端管制中心工程位于北京順義區李橋鎮中心。
在功能定位上,北京新機場與首都機場相同,均為輻射全球的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共同承擔國際、國內航空運輸業務。工程分為本期規劃目標年2025年和遠期規劃目標年2030年。
報告指出,根據“防洪標”要求,新機場的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航站樓等重要建筑為200年一遇。
新航站樓70萬平方米面積不及t3
新機場將建4條跑道及配套的滑行道、站坪系統,新建總建筑面積7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將滿足7200萬人次的出行需求。達到這一出行人次需要新建衛星廳12萬平方米,航站樓總面積將達到82萬平方米。此外,新機場還將配套建設貨運站、航空配餐、消防救援等生產生活輔助設施,以及供電、供水、供氣、排污等公用設施。
公開資料顯示,現有的t3航站樓建筑面積為98.6萬平方米,為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航站樓。未來的新機場航站樓建成后,即使再加上衛星廳,t3也要比其多出16萬余平方米。由此看來,多年后建成的新機場航站樓,依舊難以撼動t3航站樓在國際上奠定的規模和地位。
新機場用地總面積約3031.9公頃。其中,北京行政區域用地面積約1806.54公頃;河北省廊坊市用地面積約1225.36公頃。配套空管工程(含終端管制中心及場外臺站)用地面積共20.51公頃,其中北京行政區域用地面積約17.05公頃,河北省廊坊市用地面積約3.46公頃。
停車樓總面積25萬平方米
新機場停車樓位于航站樓北側,總建筑面積為25萬平方米,停車場初期(旅客吞吐量為4500萬人次時)建設面積為15萬平方米。隨著停車需求的增長,后期可達到30萬平方米。北京晨報記者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了解到,目前t3航站樓停車樓的建筑面積約為34.8萬平方米。
天堂河影響飛行安全將改線
天堂河河道由西向東穿過擬建的新機場飛行區域,與遠期南北向五條跑道交叉,河道和機場邊界不易確定,既不利于飛行安全及機場安全管理,也不利于河道日常維護,因此需要進行河道改造。
本工程改線起點為京開高速路,在孫各莊下游新穿京九鐵路后,自西向東平行于新機場近期建設紅線,沿其北側穿過,在六間房村處折向南,在新機場東側紅線與廊涿高速之間避讓現有村莊穿行,最后穿越現在的廊涿高速直至改線終點后流入永定河口,改線段總長23.36公里,工期為兩年。
環境影響
聲環境影響
數十村莊學校受影響分類解決
新機場區域內大多是農村,背景噪音較低。新機場運營后,到2025年飛機飛行架次將達到62.8萬架次/年,周圍區域受飛機噪聲、交通噪聲、社會活動噪聲的影響增大,區域聲環境質量會發生較大變化。
報告指出,近期目標年超過80分貝的村莊有9個,75至80分貝范圍內的村莊有24個,超過70分貝的學校有23所,其中有7所超過75分貝,一個衛生院超過75分貝。
報告書指出,對近期目標年飛機噪聲超過80分貝的村莊、學校、衛生院采取噪聲搬遷的措施,近期目標年飛機噪聲級為70至80分貝的根據不同性質采取噪聲治理措施。機場建成運營后,需對飛行噪聲開展跟蹤監測。
水源影響
廊坊一水源地要搬遷永定河水質無礙
新機場區域內涉及廊坊市大古營水源地,共有水源井18眼,其中9眼水源井在新機場的建設范圍內,另外部分水源井井間聯絡管和輸水干管也在機場占地范圍內,機場的建設將會對大古營水源地的正常供水造成影響,需采取搬遷措施。
報告指出,新機場建設將不會對天堂河及其下游的永定河水質造成負面影響。
空氣質量影響
飛機尾氣對pm2.5貢獻較低
京津冀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備受關注,新機場建成后飛機尾氣、汽車尾氣以及場內其他污染源的廢氣排放將對區域內環境空氣質量造成影響。
新機場運營后產生的污染物主要來自于飛機尾氣,污染成分主要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非甲烷總烴、二氧化氮、揮發性有機物和顆粒物等。根據預測,二氧化碳、pm10、pm2.5最大日均濃度預測值出現超標。超標原因主要是由于當地的背景值已經超過國家標準,機場項目的廢氣排放對當地的二氧化氮、pm10、pm2.5的貢獻值較低。
記者了解到,所謂環境背景值也稱自然本底值,反映環境質量的原始狀態。回顧北京近年來的重污染天不難發現,北京的東南地區包括大興在內的區域污染程度都相對較重,這與北京地理條件有很大關系。
北京新機場排放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非甲烷總烴、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pm10、pm2.5分別為388.4、4231.93、777.6、5136.58、777.8、68.29、62.34噸。
電磁環境影響
電磁輻射強度為限值的五分之一
報告指出,新機場的雷達場站、導航臺站等電磁輻射設備對周邊環境產生的電磁輻射強度最高為0.04瓦/平方米,低于公眾照射管理限制0.2瓦/平方米的標準。
新機場將配套建設航空煤油儲罐區,儲油罐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條件下,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擴散范圍內未出現半致死濃度區域,不會出現人的傷亡,所產生的環境風險值小于行業標準。
建設背景
首都機場已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報告書指出,2012年,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8000萬,達到8192.9萬人次,超過7600萬人次/年的設計能力,達到飽和,航班時刻的增加受到嚴格控制,每天大約有400個航班申請不能滿足。預計到2015年和2020年,北京地區的航空旅客吞吐量將分別達到1億和1.4億人次,機場設施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北京地區除首都機場一座大型民用機場外,僅有一座有限的軍民合用機場——南苑機場,民用機場設施資源相對匱乏。因此,建設北京新機場已迫在眉睫。
調查顯示,99.1%的個人調查者以及99.8%的調查團體表示支持新機場項目建設。
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