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采訪中表示,家電企業跳到陌生領域風險高,國內芯片落后海外20至30年。就在去年tcl集團還參股了兩家芯片企業,其中包括晶晨半導體。那么在近年來國產芯片的異軍突起的大環境之下,晶晨半導體未來的發展會一帆風順嗎?
據運營商世界網獲悉,晶晨半導體作為中外合資企業,1995年創立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圣克拉拉,總部設立在上海。近年來,隨著國內電視芯片企業逐漸崛起,晶晨半導體也開始發力,產品也屢獲殊榮。
資料顯示,早在2015年晶晨半導體發布了全球首款4k插卡式智能電視處理器解決方案;今年,晶晨半導體t966獲得集成電路產品和技術分類的創新大獎、中國電子信息行業創新成果“盤古獎”和2017年度物聯網解決方案獎。
此外晶晨半導體以其成本、性能等優勢在市場上得到創維、索尼、tcl、小米、阿里巴巴等眾多知名廠商青睞。
晶晨半導體成為了半導體界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但同時也面臨諸多壓力。如臺灣的聯發科和開曼晨星,雖然其電視芯片市場份額下滑,但還是占據著半壁江山;華為海思發展勢頭迅猛,目前占據全球彩電芯片的市場份額已超過5%;而海信、海爾均具有國企背景,也準備大展身手。
此前,創維集團首席技術官王志國曾表示,如果從設計定制的角度看,彩電芯片的國產化早已實現,像晶晨半導體、展訊等都可以設計芯片,但是還是要找別人生產。 不僅僅是晶晨半導體,這也是當下國產芯片企業都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
來源:運營商世界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