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燈,作為一座城市的公共設施,在夜晚照亮黑暗,為市民出行送去光明,是龍游人民的“眼睛”。
然而,在縣城文化路、新華路、新一路等路上,種植的法國梧桐等行道樹,郁郁蔥蔥、高大挺拔,讓人歡喜讓人憂:炎炎夏日,行走于此,龐大的遮陽樹木為市民送上陣陣清涼,但是,一到夜晚,因樹木枝繁葉茂,將路燈、標識標牌和信號燈遮擋得嚴嚴實實,好像與市民玩起了“躲貓貓”,夜行人只能看到透過樹葉的隱約光線,增加了安全隱患。
針對這一現象,經縣創建辦協調,由縣住建局牽頭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縣公安局、縣路燈辦和縣市政園林管理處等單位,于8月23日7時30分許,對文化路、新華路和新一路等重點路段遮擋路燈、標識標牌的現象進行全面整治。
文化路上,一排排法國梧桐嫩綠蔥郁,即使烈日當空,路面上也僅有零星的光點,確實清涼許多。而一些路燈、標識標牌和信號燈卻被枝丫“包裹”著,有的只露出一部分,有的要找許久才能看到。負責保潔工作的吳忠寶深有感觸,他每天清晨4點半上班,晚上9點半下班,樹枝遮擋后路燈在白天基本找不到,晚上的照明效果也不佳,影響著視線。
現場,各路人員到位后經簡單布置任務,整治行動隨即展開。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對路段實施交通管制,縣創建辦、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等單位負責疏導過往行人。縣路燈辦和縣市政園林管理處的人員,根據路燈、標識標牌所在位置,進行修剪作業。
在新華路,機械組的縣路燈公司工作人員駱旭輝熟練地操作著登高車,小心翼翼地將縣市政園林管理處的陳樟華、余雪榮送至作業區,爾后利用手鋸修剪樹枝。“登高車停放位置要適中,修剪起來才方便。”有著多年行道樹修剪經驗的陳樟華說,修剪作業是門技術活,既要考慮安全因素,又要確保修剪到位。
人工組的縣市政園林管理處員工楊貞山在文化路上利用高枝鋸修剪樹枝。只見他查看路燈位置后,瞄準方向,出手快、準、穩,刀起枝落、一氣呵成。另兩名同事則對掉落的樹枝進行清理。
繁茂的枝葉還對沿街市民的生活帶來困擾。住在新華路段北門小區的尹建英就是其中一位,行道樹的樹枝長勢旺盛,延伸至其陽臺和次臥。平時采光已受干擾,每到梧桐樹花盛開時,花絮飛舞,增加了清理難度。如今,經縣市政園林管理處工作人員的精心修剪,陽光照入家中。尹大姐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家中這下子亮堂多了。”
經一整天的緊張作業,一盞盞路燈、一塊塊路牌相繼“露臉”,沿線市民高興地說:“這可好了,街面夜里能‘雪雪亮’了!”
縣創建辦專職副主任楊漸升表示,下步將加強部門聯動,繼續做好城區路燈、標識標牌的常態化排查和后續管理工作,對遮擋視線、影響市容市貌的路段及時維護更新、修枝復明,切實為市民提供一個安全的出行環境。
來源:浙江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