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國內鋼材市場依然在疲軟中徘徊,尚未擺脫低迷運行格局,需求的增加遠低于供給的增加,價格持續震蕩波動。經營者和業內人士預測,后期鋼市不會有太大起色,價格仍將在低位區域波動運行,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5月16日這一周的鋼材綜合價格指數、長材和板材價格指數比4月18日這一周的指數分別下跌1.28點、1.55點和1.09點。
近期鋼市價格下跌銷量萎縮
據《中國冶金報》記者了解的一些鋼貿商在市場調研中掌握的第一手情況,自五一小長假后鋼市恢復交易以來,鋼材市場行情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依然沒有太大起色。一些在市場前沿的銷售人員明顯感到近來客戶來采購的鋼材減少了,即便有客戶來采購,采購量也很少,大都是為工地配料,有時一張訂單才二三十噸,甚至幾噸的也有。
一家市場經營者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時說,近來他們公司的螺紋鋼、線材銷售量明顯萎縮,5月4日,公司的高線銷量僅為46噸,5月12日,抗震鋼筋才銷出26噸;5月份的第一周,高線銷量為1457噸,抗震鋼筋銷量為786噸,都達不到前期銷量的一半。其他的鋼貿公司經營者表示,近期銷量在幾百噸的商家不在少數,同時現貨市場的價格已接近前期低點,如螺紋鋼價格跌至3120元/噸~3150元/噸,個別品牌單價為3080元/噸,北方產的抗震鋼筋價格多為3050元/噸~3070元/噸。北京、杭州、廣州等地區的建筑鋼材市場價格亦震蕩下跌,一周的跌幅達到20元/噸~50元/噸。
冷熱軋板卷、中厚板、型鋼等鋼材價格也在小幅波動,盤整下行。近期,中厚板市場價格大都下跌10元/噸~30元/噸,冷軋板卷市場價格小幅下跌20元/噸,部分地區的鍍鋅、彩涂板卷市場價格下跌30元/噸~60元/噸。
供應壓力加大中端需求減弱
供應方面,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自4月上旬以來,重點鋼企的粗鋼日均產量呈現增加態勢。4月上旬重點企業粗鋼日產量174.73萬噸,旬環比上漲4.69%;4月中旬重點鋼企粗鋼日均產量為174.944萬噸,旬環比增加0.12%;4月下旬全國重點鋼企粗鋼日產量179.59萬噸,旬環比增加2.66%;5月上旬重點鋼企粗鋼日產量則環比增加1.6%。鋼企維持產量高位預示后期市場供應壓力不減。
并且,近期的資金緊缺導致市場參與者調整庫存結構。由此,眾多鋼貿企業優化庫存結構,使鋼材庫存量控制在適度、合理的水平,庫存量明顯減少。有家專門從事型鋼銷售的市場人士向《中國冶金報》記者介紹,他們公司的鋼材庫存量從原先2萬多噸減少到3000噸左右,逐漸退出鋼材的零售分銷市場,直接為終端用戶供貨,以合同訂單方式,注重直供、直銷,向鋼廠的訂貨量也由過去每月1萬多噸,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壓減。還有一位經營中厚板的市場人士表示,由于鋼市低迷,從現在開始暫停從鋼廠訂貨,基本以消化原有的庫存為主。優化庫存結構使得部分鋼材市場的中端需求日趨減弱。
后期市場走勢應關注的幾個因素
對于5月份國內鋼材市場持續疲軟、低迷,價格盤整下行的情況,經營者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下游終端需求不足,缺乏支撐價格止跌反彈的動力。一些經營者在分析后期鋼材市場走勢時提出需要關注的幾個因素:
一是鋼企仍在擴大生產。時下,鋼材市場持續低迷,鋼廠面臨銷售困難、訂單不足、壓力加大的局面,普遍采取下調出廠價格,以價換量。而且,由于近來原料價格跌幅較大,部分鋼鐵企業仍有一定盈利,導致開工生產增多。同時,銀行業收緊產能過剩行業貸款,也逼迫鋼企堅持生產。相關機構監測數據顯示,截至5月16日,唐山地區高爐開工率達到86.36%,全國163家鋼廠高爐開工率為88.26%,繼續維持高位。近期鋼廠開工率維持高位,意味著后期市場的供需矛盾或將被激化,制約鋼價的反彈。
二是資金緊缺的矛盾加劇,波及鋼廠,影響鋼市。近來,一些銀行不僅對鋼貿企業的貸款嚴格控制,而且對鋼鐵企業也控制貸款。對此,一些鋼鐵業人士認為,自去年上半年開始,鋼廠的資金就一直緊張,預計今年下半年到明年,鋼鐵產業鏈的資金問題還將逐步向上游傳導。有些鋼廠特別是民營鋼廠因環保要求執行不到位,貸款可能會受到較大影響,從而直接波及到鋼材市場。
三是鋼材出口形勢存在諸多變數。今年初以來,我國鋼材出口狀況尚可。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全國出口鋼材754萬噸,環比增加78萬噸,增長11.5%;進口鋼材130萬噸,環比增加5萬噸,增長4.0%;凈出口鋼材624萬噸,折合粗鋼664萬噸,環比增加78萬噸,增長13.3%。不過,鋼材出口價格較低,平均價格比2013年同期下降8.08%,為2011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后期鋼材出口形勢存在諸多變數,能否保持良好的出口態勢尚難確定。
四是原料價格下跌使得鋼廠成本線下移。今年初以來,鐵礦石、焦炭、煤炭、廢鋼等主要鋼鐵原料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尤其是鐵礦石市場持續走軟,價格走低,自4月中旬開始就跌勢不斷,創下了近20個月以來的新低。由于原料價格的下跌,鋼企的生產成本壓力得以減輕。此外,相關數據顯示,1月~4月份,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石30534萬噸,同比增長20.7%。同期,我國粗鋼產量僅增長2.7%。鐵礦石供求矛盾加劇,鋼企采購意愿不明顯,導致截至5月16日進口鐵礦石港口庫存量達到11475萬噸,創下歷史新高。按照這一市場情況,后期鐵礦石價格仍有下行空間。
業內機構統計數據顯示,根據目前鋼鐵原料市場價格,年產能大于1000萬噸的鋼廠螺紋鋼生產成本下降了20元/噸,一些中小型鋼廠的螺紋鋼生產成本平均下跌22元/噸~24元/噸。由此鋼材價格的剛性成本支撐動力逐漸減弱,也給鋼廠留出了下調出廠價格的空間。
來源:中國冶金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