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行壓力較大 多因素制約投資增長 ―――從我國第一季度經濟數據看第二季度經濟運行
當前,全球經濟延續溫和復蘇的態勢,我國經濟提質增效、經濟體制改革等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經濟運行仍處于合理增長區間。不過,受房地產市場出現調整苗頭、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進入還債高峰期等因素的影響,以及由此導致的金融風險上升,總體來看,我國經濟運行的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預計第二季度增速在7.4%左右,居民消費價格將上漲2.3%左右。
此外,我國工業化將由中期向后期逐步轉變,以住房、汽車為“龍頭”的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將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仍然需要鋼鐵等原材料行業保持一定的增長。但是,隨著工業化發展階段的逐步推進,鋼鐵等原材料行業加速增長的時期已經結束。再加上提升環保水平、化解產能過剩等一系列工作的逐步開展,將進一步加大鋼鐵等原材料行業的經營壓力。
投資增速呈現放緩趨勢
今年初以來,我國經濟增速低于預期,下行趨勢明顯。第一季度,我國gdp增長7.4%,創2012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新低。其中,主要工業品生產均大幅減速,粗鋼、水泥、原油加工量和10種有色金屬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4%、4%、0.7%和6.7%,增幅比去年同期分別減小6.7個、4.2個、3.6個和3.9個百分點。我國gdp增速連續8個季度在7.4%~7.9%波動,表明我國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大幅提高,仍然處在合理增長區間。初步預計,第二季度,我國gdp將增長7.4%左右,工業增加值將增長9.1%左右。
第一季度,我國投資增速全面放緩。展望第二季度,制約投資增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投資面臨資金約束,未來增長的持續力難以保證。第一季度,我國社會融資規模為5.6萬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612億元。二是新開工項目增長緩慢,第一季度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僅增長12.6%,影響后期投資。三是2013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銷售面積與銷售額增速逐月回落,再加上今年第一季度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25.2%,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3.8%和5.2%,這將抑制后續房地產投資增長。四是產能過剩問題嚴重,企業利潤下滑較快。1月~3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0.1%,增速同比放緩2個百分點,企業投資信心不足。五是政府性債務納入預算、利率市場化短期會提高市場利率水平、防范金融風險和向霧霾宣戰等短期改革和調結構政策,將影響投資增長。
不過,受基礎建設投資繼續穩定增長、服務業投資保持快速增長、農業投資增長水平有望提高、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有利于刺激民營企業投資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投資總體仍將保持適度增長,預計第二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將增長17%左右。
工業品價格將保持負增長
第一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2%,增速比去年同期放緩0.4個百分點,比2013年全年放緩1.1個百分點。展望未來,我國消費需求將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這源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就業穩定、居民收入增速回升,夯實了消費基礎。二是國家財政支出不斷向社保、公共衛生、教育、低保等民生領域傾斜,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重視結構性失業問題,建立全國統一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些措施有助于穩定消費者預期。三是信息消費、社區消費等新型消費模式拉動消費增長。同時,社區商業中心將逐漸轉變成城市的服務中心,居民相關商品與服務消費增長將加快。四是汽車類等熱點消費增長較快。汽車市場存在城市家庭、機構用車更新換代升級的需求,將延續較快增長的態勢。
不過,房地產市場降溫將影響家電、家具、裝修建材等商品消費。整體來看,預計第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增長12.6%左右。
此外,從工業品價格看,目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基本穩定,輸入性通貨膨脹壓力不大;我國工業產能規模較大,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內不會改變,工業品價格將保持負增長的態勢,預計第二季度將下跌1.1%左右。
外貿進出口增速將回升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第一季度,我國出口總值同比下降3.4%,去年同期為增長18.4%;進口總值同比增長1.6%,增幅同比回落6.8個百分點;貿易順差為167億美元,同比下降61%。未來,全球經濟在發達國家向好的帶動下,有望延續溫和復蘇的態勢,國際市場需求將逐步好轉。4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6%,比2013年增速加快0.6個百分點。全球經濟增長加快,有利于拉動我國出口增長。
但是,我國外貿增長面臨的制約因素仍不容忽視:一方面,在資本外流、本幣貶值、結構性風險等多重壓力下,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對我國出口產品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美國等國家的貨幣政策和世界貿易投資格局的變化方向存在不確定性,國際市場爭奪日益激烈,我國面臨的出口形勢難有明顯改觀。總體來看,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速將回升至正常狀態,預計第二季度出口將增長5%左右,進口將增長4.5%左右。
來源:中國冶金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