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無人機越來越普及,一般人用來航拍,還有些人場合利用大量無人機編隊表演,甚至春晚也動用了無人機上演了一場科技秀。但這些,都已經是老黃歷,不稀奇了。今天,上海交大舉行了一場無人機比賽,這些飛機能識別數字,還能穿越障礙圈,而且,這些動作不需要人工操作,完全由飛機自主飛行,真正實現了無人機的“無人”化。
上午九點,這場全國“高分”無人飛行器智能感知技術競賽決賽正式開始,經過前期線上的模擬賽,來自全國知名高校的16支隊伍最終殺進決賽。比賽的難點不僅在于項目難度高,而且融合了智能機器人操控、無人機飛控設計、定位導航技術核心算法等多學科綜合應用能力,參賽隊伍大多屬于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碩士及以上人員。
根據比賽規則,無人機不允許人工操控,通過程序控制實現全部自主飛行。在0號點位起飛后,順次降落1、2號點位,并穿越3、4障礙圈,然后依次降落至9號點位。據選手介紹,無人機上搭載了攝像頭、慣性器件、測速與測距傳感器等設備,通過選手自己設計的計算機視覺與深度學習算法,無人機能夠識別目標,并自己控制速度與方向,實現自主完成搜索任務。精密設計的智能算法,給了無人機會思考的“大腦”,機身搭載的傳感器,則給予無人機自主行動的能力。
智能感知是無人機、移動機器人、無人駕駛車等無人系統實現自主能力的關鍵核心技術。全國“高分”無人飛行器智能感知技術競賽為在校大學生、研究生,以及企業屆的技術研發人員提供了一個高手對決的平臺。競賽以無人機為載體,以自主定位、目標識別與跟蹤等智能感知核心技術為牽引,并以開放源代碼的共享方式,促進技術火花碰撞。
據主辦方介紹,“高分”指高分辨率對地觀測,通過對空間、時間、光譜的高分辨率遙感觀測,可以廣泛用于多個領域。大賽競賽技術指導專家委員會秘書長、上海交通大學郁文賢教授表示,“高分無人飛行器智能感知競賽”將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智能無人機技術競賽,遵循“合作、共贏、創新、發展”的指導思想,積極促進高分智能感知科技創新成果在無人系統領域的轉化與應用,著力推動基于無人平臺的高分智能感知技術與創新應用的發展,對標國際著名無人飛行器創新大賽、力求辦成智能感知領域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技術賽事和世界智能無人機年度科技巔峰盛典。
經過一天的角逐,武漢大學30259隊、上海交通大學火烈鳥2號、武漢大學鯤鵬隊、華東理工大學dolad夢四支隊伍獲得優秀技術方案獎;在仿真賽中,上海交通大學蜂鳥隊、浙江大學浩克鷹、華東理工大學super young三支隊伍分獲一、二、三名;在現場賽中,浩克鷹、鯤鵬隊、30259隊分獲前三名。在綜合評分中,浙江大學浩克鷹一舉奪冠,上海交通大學蜂鳥隊、華東理工大學super young榮獲二等獎,上海交通大學戰錘隊、華東理工大學頭號玩家、上海交通大學火烈鳥2號三支隊伍獲得三等獎。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吳海平 編輯:愛華)
來源:看看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