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23日電 (孫陽)人工智能與出版行業正在迎來新的“蜜月期”。在日前舉行的北京國際書展上,由網易有道公司和電子工業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極簡區塊鏈》中文版圖書正式亮相。而其特殊之處在于該書的“譯者”顯示為“網易有道ai翻譯”,據介紹,這也成為全球首本由ai機器完成翻譯、人工審校的圖書,
當前,ai 革新浪潮席卷而來,人與機器的較量在“天才棋手”李世石惜敗阿爾法狗之后早已不是誰輸誰贏的問題,而人們的視線轉而停留在到底如何加快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落地。
電子工業出版社社長王傳臣認為,出版界長期以來引進國外版權圖書的一大“痛點”就是出版時間長,通常情況從獲得版權到付梓出版,起碼需要六個月之久。這次《極簡區塊鏈》出版打破了行業常規,做到了中文版和英文版同步出版,這也得益于有道ai高質量、高效率的翻譯能力。
人工智能翻譯一本書的時間要多久?有道ai翻譯則在這次《極簡區塊鏈》中文版的翻譯當中給出了答案:一本320頁20萬字的書籍,輸入原文、翻譯、輸出中文,整個過程實際耗時不到半分鐘。
網易有道副總裁劉韌磊表示,ai機器翻譯相比人工翻譯凸顯了非常明顯的兩大優勢,低成本和高效率,特別是在新聞、英語學習及口語交流等場景下的應用翻譯,有道神經網絡翻譯做得比同類國際產品更加出色。不僅能夠高效快捷地完成任務,還具備較高水準的準確度。
長期以來,業界一直在討論:人工智能時代機器翻譯是否會取代人工翻譯?此前,更有國外學者預言到2029年機器翻譯會達到人類翻譯的水平。
對此,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副院長李長栓教授認為:作為一個翻譯,要是不會思考,只會結構轉換,那就會被機器替代。“我們必須要做會思考的翻譯,要能夠完全、充分地理解原文。譯者不僅應該實現文字轉換,還要表達作者的想法,并還原語境、還原事實,將真實的信息呈現給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人。”
“對優秀的譯者來說,我們面臨的不是機器給我們的挑戰,而是機器給我們的巨大幫助。它可以提高效率和用詞的統一度,但是準確度還得靠人來把握。所以譯者應當敞開懷抱來歡迎機輔翻譯?!崩铋L栓教授說道。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