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百度李彥宏演講全文:再談人工智能“威脅論” 雷鋒網消息,8月23日,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
原標題:百度李彥宏演講全文:再談人工智能“威脅論”
雷鋒網消息,8月23日,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開幕,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發表主旨演講。
李彥宏認為,人工智能對于每個人的未來都很重要,但是人工智能畢竟是一個新的事物,有很多很多具體的方向,大家的認知還非常不一樣,有不少誤區和誤解在里面。
以下是李彥宏在智博會現場的演講全文:
很高興來參加這次智博會,早上韓正副總理講智能化是世界潮流,這個我非常同意,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也都很同意。今天無論是政治局常委,還是中小學生,大家都意識到了人工智能對于每一個人,對于每一個人的未來都很重要。但是人工智能畢竟是一個新的事物,有很多很多具體的方向,大家的認知還非常不一樣,或者說有不少誤區在里面,或者是誤解。
今天當我們閉上眼睛想象人工智能這個概念的時候,你頭腦當中是一個什么樣的圖畫?很多人可能會想到一個長得像人的機器,我覺得這就是一個誤區,人工智能長得不應該像人,我們的精力不應該花在怎么去造出一個機器來長得像人,不應該花在解決讓這個機器怎樣學會走路、怎樣學會跑步、怎樣學會上下樓梯,這是一個機械時代的思維。如果要讓這個機器去替代人的體力,我們在工業化時代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要解決的是讓機器能夠像人一樣思考。
那么第二個誤解就是機器怎么像人一樣思考。現在有很多的研究是研究人腦怎么工作,我認為這條路也走不通。人工智能不是仿生學,現在的人工智能技術,各種各樣的算法,近些年的創新跟人腦的工作原理其實沒有太大關系。事實上,我們人類根本還沒有搞清楚人腦是怎么工作的,又何談用機器來模仿人腦的工作原理。所以人工智能不是模仿人腦的工作原理,而是要用機器的方式實現人腦能夠實現的價值或者作用。
第三個誤解,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威脅論”。很多人擔心有一天人類會被機器所控制,有一天我們自己造出來的技術會毀滅掉我們,這個我覺得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擔心。因為我們在做每天的技術方面的研究時,會發現比我們想象的要難很多,讓機器像人一樣思考,就是所謂的agi(通用人工智能)實現,其實還離我們非常遠。ai這個詞,英文里artificial intelligence,artificial這個詞如果仔細去琢磨它是人工的,其實也有假的的意思,說某個東西是artificial,其實是說這不是真的這是假的,所以它離真的人的思維方式、能力以及有可能出現的風險還非常遠。
所以我們更應該擔心技術成熟得不夠快、會出問題,剛才李德毅院士也講了,自動駕駛其實還有很多技術難題沒有解決,我們今天看到的所謂的這種智能,很多時候還是假的。比如說現在的智能音箱,今年賣得很火,我們也看到網上有各種各樣的視頻去逗這種智能音箱:你覺得誰長得最帥?它一般都會說你長得最帥。這種插科打諢讓大家覺得很有趣,但它真的理解你的意思嗎?大多數時候是沒有的。你問它唐朝是怎么滅亡的,它能回答嗎?所以我們努力的方向,不是造出一個長著腦袋有四肢的機器人,我們的努力的方向是當你跟機器說話的時候,它能不能聽懂你的意思。它首先得明白你是什么意思,才能夠去按照你的意思為你提供服務。
我們在不停向這個方向努力,但其實我們離理想狀態還差得很遠。自動駕駛或者說無人車也是一樣的,除了剛才李院士講的技術上的挑戰之外,事實上這個產業本身它也有它自己的規律,我們這些做互聯網的、我們做人工智能的,通常會覺得這個跟當年智能手機起來很類似,原來的手機是一個功能機,我把它變成一臺電腦之后就改變了整個世界。但是大家忘了,人們換手機的頻率大概是18個月一次,人們換車的頻率是多少?一臺車會在路上跑十幾年,所以即使你的技術已經到了,市場也不會那么快。但是這并不是說我們可做的東西不多了,恰恰相反,我們要做的東西非常非常多,能夠改變的東西非常非常多,我們能夠改變的:交通,我看到的統計數字,在美國因為交通擁堵所造成的損失1/5發生在洛杉磯,一個超級大城市。大家知道美國的人住得很分散,大多數時候不堵車,所以大多數的堵車是發生在這種超級大城市。
來源:鳳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